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近日,西湖区三墩镇社区学校和共建单位在三墩民生综合体开展了春耕启动仪式。来自杭州市大禹路小学的30余名师生代表、三墩镇社学校的10余名师生代表和社区社工们携手,播下了春天的第一批种子。

老少共育基地位于三墩镇民生综合体广场东侧空地,拥有四块共计120m²的劳动实践园。在这次春耕仪式上,4名第三届老少共育小队代表,将象征小队汗水和成果的手绘队旗交给了第四届的小队代表,并分享了自己的“农耕感言”。6年级的陈娅茜同学说:“通过在实践园的辛勤劳动,可以更真切地了解大自然植物生长的过程。还可以围绕农耕文化的自然教育课程,体验了课本上没有的自然奥秘。”

非遗进校园的积极参与者,三墩镇社区学校兰里扇艺班学员王信忠老师听说这次和又要和大禹路小学孩子们开展大手拉小手老少共育活动,很早就报了名。王老师退休以后来到三墩,以前工作之余爱好种菜,积累了丰富的劳动经验。他说:“和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很高兴,我仿佛又回到了工作时代,干点农活,舒活舒活筋骨,精神一下振作起来了,和孩子们一起劳动、互动,为劳动实践园做点事我们有信心。”

随后,三墩镇党委王志明委员鼓励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和社区学校的爷爷奶奶们一起共同守护好这块宝贵的土地,为每个小队颁发了劳动工具和种子并宣布春耕活动启动。

家校社共育是三墩镇社区学校的特色项目,除了为学生提供课外实践场地外,我们还引入了相关行业老师及社会资源。“在社区学校学员、家长志愿者的主动参与下,此次为属地小学生打造了一个系统化的农耕文化学习基地,春耕播下了希望,孩子们很期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仪式后,孩子们携手社区学校爷爷奶奶,开始了第一次的种植体验,同学们怀着兴奋的心情,仔仔细细地把土地翻一遍,然后播种下了第一批种子,虽然天气还有点微冷,但同学们已经留下了汗珠。春耕仪式不仅是一年耕种的开始,更为小朋友种下了梦的种子。

此次活动通过整合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劳动教育的机会,营造了良好的社区教育氛围,促进了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紧密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