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睿智家长汇   育智慧孩子
               (家长层面的家长会创新 --------- 毛子雄)
尊敬的各位家长、老师、领导们,你们好!我是一个本校的孩子家长。但家长作为一个终身职业来说,很遗憾的是,我并没有“上岗证”,更别谈有什么学历证书。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我并没有接受过正式的关于家庭教育这门学科的教育。所以我想我与大多数在座的各位,想当然地认为教养孩子并不是一门什么大学问,也并不需要正式的训练与指导。然而当孩子入学后,面对孩子纷至沓来的种种问题,我终于尝到家庭教育知识匮乏的种种苦果——孩子不听话,脾气急躁,学习畏难,作业拖沓,不愿与他人分享等种种问题,除了批评,惩罚,好像也找不到更多更好的方法,而一段时间之后,孩子的问题还是层出不穷,不但要面临旧问题时不时重现,还要面临新问题的不断涌现。怎么办?这是个很切实的问题,现在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在当下中国的社会更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氛围浓烈,
所以我想没有一个家长不想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甚至成才。于是产生强烈的愿望——接受正确的家庭教育,可是现实却有些残酷的,社会上并不多见这样的培训学校,即使有,要么价格昂贵,要么以偏概全、突出某一种方法论的商业操作。那学校家长会,一学期两次,似乎也不能解决孩子时不时冒出的问题。静下心来思索,慢慢地发现只有通过自己的学习与交流才更适合当下中国的的家庭教育现状。今天我想分享一下这个思索的过程。记得当初遇到那些问题时,自己心态也很焦灼,于是边打听别的家长是怎么做的,边开始上网查资料、上图书馆找些家教类的书籍。像知心姐姐卢勤写的《告诉孩子我很棒》、孙云晓的家教系列、周泓的赏识教育等等。一开始也是如饥似渴,似有废寝忘食之意,没想到自己的家教方法如此地缺乏,你看人家怎么有这么好的耐心与爱,那么多好方法培育孩子。于是也尝试用那些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却发现很多方法在自己孩子身上并没多大的效果,有些甚至是负作用。我们自己根本做不到持之以恒的实施那些教育方法,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面对孩子的缺点怎么办,专家们都说要耐心,要尊重孩子,今天我情绪不错,和颜悦色地孩子沟通,孩子也欣然接受。可是今天自己工作上就烦恼多多,一肚子火,回到家面对孩子再次出现的问题,一次、两次地告诉孩子,可当天可能孩子也是带着情绪在犯这件事,往往态度也会不恭。于是“火山爆发”,家庭冲突不可避免地再次发生。这个事例带来的负作用,不光光是孩子一时的负面表现,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一次冲突往往会抹杀你之前想做个好家长而付出的努力,甚至带给孩子“大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发发脾气、可以以大欺小”的印象,而不是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正面形象,继而严重影响家庭教育中的最重要一环——亲子关系。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继续找寻家庭教育问题的真正有效解决之道。后来我上了一些教育论坛,认识到一些有着更多经验、更多钻研家庭教育之道的家长(我不称他们为专家、因为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家长)。因为有了和他们的交流,才渐渐明白,以前看的那些书,大多只教大家教育方法,而这背后的教育之道,自己并不明白,所谓教无定法,世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更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孩子,那些教育方法有些可能适合你的孩子,有些不适合,甚至是对你孩子来说是种伤害。方法很多,不假思索地照搬往往适得其反,因为有些方法是相矛盾的,常常使孩子无所适从。这就需要家长去理解这些教育方法背后的道理,也就是所谓的教育之道,然后根据自己孩子的不同年龄,不同状况来实施教育之法。
     以上分享的是我个人学习家庭教育这门学问的过程,我无意去批评那些中国的教育专家的家教书籍,也并非说我的家教水平有多高(说实话,我对自己的家教也并不满意,也还只是个自认为刚走上正途的家长),我举自己的这个过程,想说明的是在家庭教育的提升上,有两个方面特别重要。一个就是要学习,一个就是交流。但学习也并非易事,想想当下的社会现状,我们作为家长,本身就面临着社会变革带给我们的种种生活压力,家庭经济支柱的责任决定了我们大部分的精力要化在工作上。同样的道理,面对面的交流,在这个越来越忙碌的社会,这样的机会也是越来越少。还有,我有个很个人的想法是,那种想依靠一个学期一两次的专家见面会,就想能提高自己家教水平的想法,其实并不可靠,更多的还是要依靠家长自己平时多渠道的学习,日积月累,不是有句话这么说吗——教育就是培养终身学习的态度与习惯。那面对这样的局面,怎么办?
好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有了网络。这个可以随时交流,随时沟通的技术可以比较好地解决上面碰到的问题。如果我们建立这么一个平台,让家长们可以随时上去学习,即时或不即时的交流与沟通,那我想对家长们提升家教水平,应该是一种不错的渠道。比如建立一个“家长成长互助平台”的 QQ 群。有了这个平台,家长们可以随时讨论自己在家教过程中出现的疑问,也可以随时分享自己家教的经历或经验,给别的家长一些启发,分享自己学习家教书籍的心得,甚至可以基于相同的教育理念,成立一个个学习小组(据我了解,国外这种形式开展得很不错,也确实帮助了不少家长),比如在国外被誉为家教圣经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会讲》、还有《正面管教——如何不惩罚、不骄纵地有效管教孩子》,都有成立一个个学习小组,通过具有相同理念的家长们的交流学习,快速提升家教水准的众多成功案例。我们今天召开的是第一届家教论坛,时间只有两三个小时,议题一般只能一个,但据我所知, QQ 群也有论坛的功能,如果有热心的睿智家长们愿意化点时间,可以建立一个真正的家长学习教材的论坛。从儿童的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到各种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优质资源等都可以上传。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教材式”的贴子,逐渐形成一个系统的“家长培训体系”,使各种层次的家长在家教方面都能有所提升。 QQ 的聊天功能可能更多地在交流、辩论,去伪存真,留下那些真正的经验、信息放置于论坛上,成为一种“家教教材”。反过来,论坛上的一些家教贴子也可以放置群上,加以讨论,去伪存真,带给家长真正的帮助。爱学习的家长,往往时间都是不够的,如果这个平台能够节约众多家长的学习时间,使他们少走一点弯路,更有效率地学习并体悟到教育的本质,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当然这个平台的建设,也并非全由家长们的努力,我们也可以适时地邀请学校的老师、社会的教育行家来指导。家长们有过这个平台的交流后,请教的问题会更有针对性和共性,这样对指导者来说,也更有效率、更有的放矢。还有,这个平台的建立,也并非只有交流学习之功用,像家长们要给孩子们提供参与社会教育的讯息,要参与学校教育的一些建设性意见,也可以利用这样的平台,与社会、学校形成良好的互动,真正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交叉教育体系。
最后我真诚呼吁所有在座的家长们能热情参与其中,我们中国有句谚语叫“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众多的参与者具有开放的心胸,持久的热情,这样的平台才会更具生命力与影响力!如果建立这样的平台,是对本次家长会创新有所启示的话,我更愿意将“家长会”这三个字中的最后那个“会”字改成“汇”字,汇聚的汇——智慧家长汇。
为了孩子,来吧!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