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的假期,
最重要的是教孩子时间管理,
而不是管理时间。
疫情当前,全国孩子纷纷开启“在家上学”模式,然而如何让孩子宅在家也能把握每一天的时间,便成了棘手的问题。常常听家长埋怨孩子没有时间观念,不懂得合理安排时间,那怎样才算有时间观念呢?
2222
2222
1. 改变心理时间,重视孩子的兴趣
首先,改变心理时间。
通常,人们在做喜欢的事情的时候,心理时间过得最快,内心感觉也最愉悦。孩子也一样,如果对一件事有兴趣,完全沉浸其中,根本意识不到时间的流逝。这再次印证了我们耳熟能详的那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改变心理时间最核心的方法都是培养兴趣。
此外,心理预期也是影响心理时间的重要因素。通常,心理预期与时间的实际变化是相反的。比如,孩子越盼着下课,感觉时间过得越慢。家长也容易陷入这个误区,越希望看到孩子的快,结果越是发现慢的证据。有时候,越急躁的家长,越容易培养出慢性子的孩子。
其实,孩子没有时间观念、不懂得时间管理,并不全是孩子的错。一方面,这正是孩子需要学习的内容;另一方面,往往是大人的心理状态干扰了孩子。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有合理的时间观念,双方都要降低心理预期,不要太急躁。我们越希望快,心理时间就越慢,这便是“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心理预期会干扰我们正常的判断。其实孩子并不慢,只是我们自己太急躁,不知不觉用成年人的速度衡量孩子。
情绪也在心理时间中扮演重要角色。孩子面对不喜欢的事,总是会极力转移注意力。这时我们便会认为孩子“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面对这种状况,家长最容易产生挫败感,并责骂孩子,短时间内会有些许效果,但破坏了孩子的心理时间,增加了心理阻力,只会越催越慢、越慢越催,陷入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
有些孩子的心理时间已经很慢,比如一让他做作业便度日如年,这时候,如果继续运用责骂的方法,只会继续拉长孩子的心理时间。遇到不喜欢做作业的孩子,我们需要一些规则来约束,但最根本的还是发现学习的乐趣,增强孩子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2. 保持对自然时间的觉察
其次,对自然时间保持觉察。
在生活中,我们很难对每件事情都保持高涨的热情,当我们不那么热爱的时候,就需要对自然时间保持觉察,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稀里糊涂地过了一天,根本不知道时间浪费到哪里去了。
推荐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记下每件事情的起始时间,并且记下这一段的工作量。比如“9:03—9:15,看《教育学》,共27页”,一天下来,所有的时间安排都一目了然,每天晚上,分析自己的时间利用情况,找出可以改进的地方,这样循环往复,不断提高,真正对自己的时间实现了数字化管理。
在时间管理上,我们不要过度苛责孩子。我们成年人对日常行为所用时间,往往也缺乏觉察。我们可以用这个方法,悄无声息地帮孩子记录。连续记录一个星期,就会发现很多问题,比如,孩子会高估了自己的速度,或者低估了作业的难度,或者因为边写边玩耽误了很多时间。这个观察也会修正我们的判断,孩子的许多问题不是因为态度不端,而是能力不够。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提示孩子早点开始做,为难题多留出一些时间。关于提前多长时间,这个记录可以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字。另外,还可以监测孩子的单项效率,比如通常做一页练习需要多少时间,最快是多长时间。这样,孩子慢慢就能把握自己的速度了。
我们可以把这个时间管理的方法慢慢过渡给孩子,让孩子自己记录,自己分析,这样便可逐渐养成高效的习惯。千万不要把这个记录,当做监工的手段,如果用最高标准要求孩子,总是能找出不足,那样,孩子肯定会苦不堪言。用这个方法帮助孩子,而不是苛责孩子,所以,我们要允许孩子的速度有快有慢。
3.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最后,在疲倦之前休息。
有的孩子喜欢一鼓作气,比如,连续两三个小时做作业,中间不休息。这样看起来,似乎非常专注,一口气做完,心里也会有成就感。不过,从用脑卫生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方法不可取。对于孩子,一般建议学习30分钟休息10分钟,如果始终保持这个节奏,孩子不会有特别疲惫的感觉。古人所谓的“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是非常有道理的。
有节奏的休息会让孩子感到有盼头,比如到27分钟的时候孩子可能累了,但一想到还有3分钟,便可自我激励,坚持到底。如果孩子觉得一小时内都没机会休息,他便会主动拖延,在做事的过程中,用走神、偷懒的方式悄悄给自己“放假”。
时间仿佛是有重量的,时间越长,给人的心理压力越大,当超出孩子的承受能力的时候,在言语和肢体动作方面,就会发生变化,比如自言自语、抓耳挠腮、心不在焉、情绪低落。
有的家长在运用这个方法的时候,最开始会出现效率进一步降低的情况:孩子在30分钟的作业时间内继续偷懒,对10分钟的休息却坚决不放过。如果孩子偷懒,等一会儿仍然没有改变,就简单提醒一下,比如轻轻敲下桌子,或者默默收走孩子手中的玩具,并不多说什么,也不批评,如果孩子做得好,则及时肯定。
一段时间过后,孩子30分钟内的效率就开始大幅度提高。道理很简单,如果我们主动满足孩子的休息需要,他们就没必要偷偷给自己“放假”了。如此说来,因为孩子作业不认真,便逼着孩子“连轴转”的方式,是非常不明智的,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
有的孩子喜欢在作业中间问还有几分钟休息,多数家长都会将其理解为心浮气躁、光想着玩。如果孩子问得不是特别频繁(比如2分钟问一次),便告诉孩子,不管孩子问的目的是什么,都将收获一个结果:孩子对自然时间的感觉越来越准!这不正是我们希望的吗?
弟弟
文章来源:《星教师》的文章(摘录)
排版:陈颖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