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基因  内外兼修  决战课堂

――大关小学教育集团2018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毋庸讳言,大关小学凭借全体教师的努力奋斗,延续了优质的文化基因,赢得了社会和家长的高度认可。“教育部、省教育厅、中澳论坛”等各类最高层次会议上的典型发言,以及区委区政府“十大教育集团”的命名等等,无不彰显学校高位运行的良好趋势。正因如此,我们更要保持清醒,勇猛精进,始终拥有教育者的定力和良知,始终追求教育者的自尊和自强,繁荣学校,成就自己。

【工作理念】:彰显基因,内外兼修,决战课堂

1.彰显基因。

基因是一个学校经由历史检验固化下来的基本价值观。基因的内核是学校文化,基因的外显是展现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课程建设、特色发展等领域的具体行为和规则。大关小学有着优秀的学校基因,在上个学期又得到浙江大学、浙江省教育厅、杭州师范大学等高端督查团队的检验。因此,学校将承续优质基因,继续坚定不移地把百年大关的美善文化传承下去,在守正的基础上积极创新,不断刷新艺术品牌坐标,保障教学质量。立足教学求美、育人向善,继续夯实一日常规,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深化实践家校协同共育、自主能力养成系列、视力健康防护工程、轻负高质、教育国际化等特色项目,将大关小学固有的优质基因充分彰显,使学校始终保持平稳高位运行。

2.内外兼修。

几年来,学校全体同仁坚持内外兼修。一方面强势推进工作创新,做强做大教育国际化,凸显创新亮点,刷新学校坐标;另一方面,加强内在修炼,优化内部管理,使得学校整体发展赢得了一些口碑。未来几年,我们将继续内外兼修,团结所有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关心支持大关发展的一切力量,坚持美善文化,发挥内在能量,增强内在修为,不断精进,深耕勃兴,使传统的精华得以延续,使优秀的经验得以传承,从文化品质、教育品质、教学品质、服务品质等几个方面扎扎实实有所作为,在教学、艺术、教育国际化、德育、美育、体育等各个方面小步走、不停步,力争在大关新百年发展历程中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

3.决战课堂。

衡量学校发展状态的核心之一是课堂。就当前学校发展态势,规模的迅速扩张带来的是学校文化和课堂教学的巨大挑战。年轻教师、新进教师需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站稳讲台,赢得家长口碑,同事信任,学校认可。这首先需要每一位大关教师谦虚谨慎、努力奋斗,相互扶持。要树立“课堂第一”的理念,明确站稳讲台,站稳课堂,在学生和家长中拥有口碑和说服力是第一位的。教导处继续跟进“半日蹲点、旭日培训、教师成长计划、学科教研、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武”等活动的实施,校长室跟进“专家驻校”、领衔教研组等项目的落实,各个层面营造氛围,相互之间比学赶超,力争使学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更加自信,更加专业,持续建立起“简约朴素、开放舒展、轻负高质”的课堂文化追求。

【工作目标】:

目标一:加强顶层设计,基于发展群与教育集团背景下,挖掘优质基因,探索高位运行,提振学校品牌,深化特色发展。

目标负责人:罗才军                          目标实施进度:本学期

目标实施建议:

1.牢固树立名校集团化及发展群协同发展意识,完成大关小学教育集团发展规划顶层设计,并组织专家论证,梳理优质基因,提振学校品牌,推进“大美长阳”发展群工作,为区委区政府及区教育局“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运河边的幸福童年”推波助澜,展现大关小学的引领作用和责任担当。

2.高品质完成学校民乐团应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教育部邀请的“汉语之光”演出;组织接待新西兰剑桥地区师生家长访问团35人来校访问交流,安排好寄宿家庭及交流课程;全力支持杭州市旅委,以澳洲民乐团活动及杭州亮相等多种形式,担当好中国杭州“2018全球旗袍大会”的杭州名片。

3.继续推进内外兼修、精细管理,坚持学校美善文化,彰显大关优质基因。着力教师专业化发展,以专家驻校、半日蹲点、旭日培训、青年教师教学比武等形式全面提升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目标二:积极发挥党团工会职能,营造蓬勃向上的教师文化,提升师生的教育生活幸福指数,继续加强外宣力度,提升学校美誉度。

目标负责人:陆军裔                            目标实施进度:本学期

目标实施建议:

1.梳理党、团、工会职能,保障学校党总支及各支部继续稳健运行,团结和带领全校党员、团员、师生,加强党建特色。本学期与浙江外国语学院东语学院党支部开展一次党员活动。指导工会按照程序圆满完成工会改选,继续全面支持工会发挥职能。

2.继续坚持求美向善的正道,大力弘扬身边的先进人物事迹,提高教职员工师德修养和服务意识,建设师德高尚、一专多能、质量一流的教工队伍,服务好全体师生,完成本年度第二轮第一批教师疗休养。指导团支部积极开展青年教师义务岗,发掘青年教师热情和才能,组织一次青年教师联谊活动。

3.带领校务办、外宣组继续加强学校外宣工作。对当前舆论氛围及宣传工作纷繁芜杂的形势有清醒认知,努力挖掘典型事件,全力塑造正面形象,就学校应邀演出、参与全球旗袍大会、优质文化基因传承等重大事件做好集中有影响力的报道。

目标三:理顺两校区管理架构,加强两校区日常管理。继续以“求美深犁”课堂文化节为载体,有效开展教育科研、师训研究,重塑研训文化、打造课堂文化、彰显教学文化,提升师生素养。加强教育科研团队的研究力、领导力、执行力和宣传力。

目标负责人:邵珠利、严莹、项晓力            目标实施进度:本学期

目标实施建议:

1.加强两校区日常管理工作,理顺管理职责,积极做好与文晖中学、华师大附中、附小各项对接。推进“大美长阳”发展群建设,推进群本日常管理,彰显群本特色,完成一至两项有影响力的群本活动。

2.以“求美深犁”课堂文化节为载体,统筹规划落实科研和培训工作,突出实用与实效,要有实绩表征。组织一次教研科研团队赴基地学校、优秀学校的学习交流活动,提升教研科研团队的领导力和执行力,探索完善“小脚丫•笃美路”过程性评价和低年级无纸笔评价系列内容,追求实效,形成文本。各教研组有计划扎实开展基于主题的教学研究活动。

3.按计划扎实有效落实体育工作“一揽子”工程,积极开展科技节竞赛培训各项活动,努力做到“保位进级”。

4.尝试多种形式的日常教学督导辅导活动。成立集团教育教学督导辅导组,开展一次分校区督导辅导活动。试点“15分钟督导”,实施“重点班(年级)定点辅导”、以及“半日蹲点”制度,加强过程性指导。

目标四:继续刷新艺术特色品牌,全力以赴参加省市级各项艺术赛事,保障全球旗袍大会等学生高端展示活动有序推进,积极与大学、小学开展合作,探索艺术团精细化管理,推进艺术护照的实践应用。

目标负责人:孙慧敏及艺术组全体教师           目标实施进度:本学期

目标实施建议:

1.在区级艺术节比赛全面开花的基础上,着力省、市级比赛的参与与获奖,学期初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分工合作,制定训练方案,联系相关专家,让大关学子在省、市级各项赛事中继续亮出最好的自己。

2.尝试与浙江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教育学院等高校以及上海等地的音乐学院附校开展合作,在校际联谊、教师推荐与培训、艺术教师实习、幼儿艺术甄别等多个层面开展互动,为学校艺术教师团队的有序壮大、艺术品牌的继续提振打下基础。组织一次艺术教师学习考察活动,汲取先进带团理念,开拓艺术品牌打造视野。

3.探索艺术护照的实施与应用,组建实施团队,本学期组织一次调研,梳理护照实际应用情况,指导教育技术处全力推进艺术护照线上平台开发与应用,做好新生家长艺术护照应用培训。

目标五:教研科研全面聚焦课堂教学,承续传统师徒结对,沿袭日常教学督导辅导,营造“站稳讲台,决战课堂”的氛围,依托运河赛课节、省市区各级课题、论文评比等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目标负责人:何陈敏、朱玲燕、陈华琼、陆薇、王伟  目标实施进度:本学期

目标实施建议:

1.教导处以“求美深犁课堂文化节系列活动”为载体,教科室以“旭日培训、校本培训”为载体,全面聚焦课堂教学,所有培训及活动开展均基于课堂,带领各教研组探索主题课堂教学,依托“运河赛课节、课堂文化节”组织课堂研讨,梳理优秀教师课堂艺术,指向“简约朴素、开放舒展、轻负高质”求美深犁课堂文化追求。

2.完成青年教师、新进教师的岗前培训,全面落实并推进校长室提出的日常教学督导辅导活动,组建辅导团队,制定针对青年教师、新进教师的课堂教学督导辅导方案并强势推进。全力保障青年教师、新进教师认同学校文化,努力站稳讲台。开放运河名师、学科带头人日常课堂,量化青年教师听课节数,做强师徒结对。明确师徒职责,形成考核机制。

3.扎实落实教学常规,保障学科质量。全面迎接省、市、区学科抽测,带领教研组做好抽测方案,提前进行系统准备与训练,保障大关品牌质量。在不增加老师们负担的同时,有效监控各年级学科教学质量,能进行扎实细致深刻有效的质量分析,本学期通过期中检测梳理重点班级、学科及重点监控学生,采取措施使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及教学质量检测有效化、常态化。

4.落实轻负高质传统,监控作业和学业压力情况,有序推进“教育双晚”,夯实“轻负高质”品牌,指导语文组推进“大关小学教育集团必读书目及必背古诗文”项目,协助课程部完善拓展性课程进课表,跟进任课教师课时安排以及作息时间表的调整。

目标六:加强德育活动统整,依托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规范学生的品德素养和习惯养成,培养拥有“大方得体、从容雍雅、慧杰自适”气质的大关学子。深化承袭学校优质基因,重点聚焦“一日常规落实、自主能力培养、家校共育、美丽学校”四大支柱,彰显学校“美善相乐”德育品牌。

目标负责人:阮亚孜、吴畅婧、周翌、江家慧      目标实施进度:本学期

目标实施建议:

1.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工作顶层设计,加强课题引领,延续学校传统,从“德育课程、德育活动、家校共育、德育评价”四个维度明确“美善相乐”德育品牌。以月主题教育为单位,注重活动落地有实效。在德育各项活动开展中常存顶层设计,有序有效提升“美善相乐”德育品牌内涵。

2.通过美化班级(中队)环境布置,推行班级民主成长管理模式,开展特色活动,培育班级团队精神,打造班级个性特色文化,形成班级文化品牌。通过夯实学生“一日常规”、行为习惯养成训练、值周每日反馈”三种形式,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继续做实养善、六年十八游等德育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涵养学生的独特气质,通过多种德育活动及方式提升“美丽学生”的含金量。

3.通过班主任(中队辅导员)研修模式,充分挖掘资深班主任的引领作用,通过研修磨课、师徒结对、旭日班主任培训、专家引领等方式提升年轻班主任的教育协调能力。研修模式转向实操训练,可就当前班级热点焦点难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策略与实施办法探讨,形成典型案例。本学期开展一次集团班主任技能大赛。

4.积极推进新生训练营和家长学校建设,帮助一年级14个班的新生顺利过渡,养成较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塑造具有大关特色的美丽家长,做好护学岗、幸福特派膳食岗的组织工作,实现家校合作的无缝对接。

5.重视少先队阵地建设,积极发挥少先队教育功能,以队仪式、假日小队特色主题活动为突破口,扎实做好少先队基础建设,并以评全国优秀雏鹰大队为契机,抓住各级展示平台,彰显大关少先队工作特色。

目标七:在学校“以美育人”课程纲要指导下,继续完善“国际理解、意象意现、相乐校友”三大系列课程,市区级各类精品拓展性课程尝试进入课表,落地实施,着力两校区社团建设,丰富社团设置与成果展示,推进非遗项目传承。

目标负责人:葛蓉丽、夏珏、金海华             目标实施进度:本学期

目标实施建议:

1.制定《大关小学教育集团拓展性课程开发指南、实施指南》,组建拓展性课程实施团队,制定课程纲要、教学设计、教材、评价制度。两校区将精品“拓展性课程”基于适合学段及学生需求,选择性地纳入课表,由学生自主选课,确定每周三下午3:10―3:50实施拓展性课程。以此推动以美育人课程2.0版全面实施。落实“大关小学精品化课程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以“艺术类课程”为例”的典型案例撰写,提炼总结学校课程改革经验。

2.将已开发的相对成熟课程继续利用社团等块状时间进行完善,继续申报拱墅区精品课程和杭州市精品课程。严格控制课程开发,把精力集中到已有课程精品化完善和具体实施上,推进实施“校友课程”、“国际理解课程”、“意现课程”。

3.调整社团设置,建立10%的学生导师社团,积极打造申花校区精品社团,推荐集团优秀社团及指导老师参与区级评选,评选集团优秀社团及指导教师,完成至少一篇市级社团活动报道。全力完成2018年度社团选课,加强外聘社团管理,保障社团活动正常有序。

4.进一步推进“东皋心越”非遗项目的展开。使古琴社团训练形成常态,并逐步使之课程化。在相对成熟时筹备“东皋心越―-古琴雅集”活动。

目标八:继续以“应用”为核心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打造信息化亮点,协同总务处、图书馆等各部门,争取年度考核不失分。全力保障日常学校教育技术应用,在特色应用、师生信息化素养提升以及信息化竞赛方面有所突破。

目标负责人:陈益杰及教育技术处全体教师        目标实施进度:本学期

目标实施建议:

1.积极推进“民乐主题社区、智慧校园社区”建设。民乐主题社区要全面推进师生应用,并拍摄一个典型应用课例。智慧校园社区以“校园网、校园公众号、杭州教育APP、艺术护照”等平台为核心,注重平台间的整合,梳理应用融合思想,切实为学校管理、教师工作、学生学习做好服务。

2.探索信息技术类、乐高、机器人社团课程设置,在兴趣培养的基础上,组建学校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尝试打造信息化精品课程,提升学生信息化竞技水平,加强展示,努力在各类活动竞赛上有所突破。

3.进行集团教师信息化培训,提升应用能力。了解教师们的需求,开设接地气、有意义的培训课程与内容,成立青年教师信息化俱乐部,着力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加强校本优质信息化资源建设。注重网络安全,做好学校教师、班级日常的网络维护和投影、校园音响等数字设备的日常保养,出台集团使用制度,保障数字设备的正常运行。

目标九:推进集团体育工作“一揽子”工程,在体能抽测、区运动会中稳中有升,有所突破,完成体育园区建设,开展正常应用,涵养大关体育精神,孕育大关体育文化。

目标负责人:徐胜、王云翰及体育组全体教师     目标实施进度:本学期

目标实施建议:

1.扎实有效地落实体育工作“一揽子”工程,在学生体能抽测中,协同带领班主任及家长,营造浓郁的锻炼氛围,学习兄弟学校经验,探索多样的训练形式,力争体能抽测不失分。积极备战区运动会,力争运动会成绩有所突破,进入前50%行列。

2.团结和带领体育组,根据每位教师个人特长及特点,合理分工,确定挣分方案。继续加强早、晚训工作,加强平时竞赛活动的跟进工作,努力争取每一次机会,形成合力。完成申花校区体育园区建设并投入使用。

3.继续推进之江校区“健美操”、申花校区“足球”特色的形成,以赛事、展示、联谊等多种形式提升训练质量,释放学生旺盛的智慧和精力,涵养刻苦训练、团结合作、勇于拼搏、直面输赢的体育精神和文化。

目标十:全力保障校园安全稳定,保证学校各项基建、安全工作落到实处,营造温馨舒适的校园氛围。规范日常后勤保障与服务,在食品安全规范高起点上继续致力于师生获得感的提升,继续着力提升申花校区校园文化建设。

目标负责人:张国明、卢斌、沈星凯、陈幸、蔡玲玲、缪梦蝶

实施进度:本学期

目标实施建议:

1.全力保障校园安全稳定,加强校园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安全工作,营造温馨舒适的校园氛围。以A级食堂为抓手,做好食品安全为第一,完善管理制度,做好食堂从业人员的培训和食品留样的重要环节,并能够在区域学校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2.完成集团两校区2019年度学校基建项目申报工作。继续完善校区卫生室、厕所文化改造、课桌椅高度、直饮水水质情况监测,监督灭四害公司有效落实。全力做好保障学校正常运作的相关后勤服务工作。申花校区要协助华师大做好过渡办学的后勤协调配合。

3.聚焦申花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运行更专业的绿化环境管理。以现有校园环境为基础,凸显“时尚清新”主题概念的校园文化设计,结合2019年度学校基建项目,以师生共同投入为主要形式,继续提振校园文化。安排好校区所有房舍的应用,为社团活动开展及拓展型课程进入课表提供支持。

 

【学期工作行事历】:

八月:

1.推选集团“有温度的课堂”。

2.新学期人员定位及课务安排。

3.新生训练营、新教师及一年级任课教师培训工作。

4.赴澳大利亚演出团队手续办理。

5.新学期全体教师会议,完成开学准备工作。

6.拓展型课程进课表实施方案制定。

7.修改完善两校区“杭州教育”app信息。

8.教师办公用品、卫生用品准备。校园卫生清洁、饮水机消毒清洁,食堂卫生、餐具厨具消毒、清洁。

九月:

1.开学典礼。

2.学校民乐团应邀赴澳大利亚演出,全球旗袍大会参与人员集训。

3.教师节主题活动。

4.召开集团教学、科研、课程专题会议暨“求美深犁”课堂文化节学期总结会和新学期课堂文化节动员会。

5.召开集团艺术、体育、科技工作会议,集团教研组长及备课组长工作会议,启动教学督导工作。

6.班主任例会、行为习惯活动激活,洁美班级评比、护学岗活动启动,家访活动情况反馈。

7.“求美深犁”课堂文化节活动系列:“我的作业我做主”主题师生论坛。

8.课程核心组工作会议。

9.社团设置与调整,新学年社团启动,拓展型课程学生网上自主选课。

10.协助课程部完成拓展性课堂网上选课,完成集团网站信息更新,完成两校区各线通讯员进行拱墅教育网发布培训(徐月、何英杰)

11.工会换届选举。

十月:

1.新西兰剑桥地区师生家长访问团来校访问交流

2.全力准备参与运河赛课节活动,争创佳绩。

3.积极准备学生体能抽测、积极备战区运动会,争取突破。

4.拓展型课程实施情况调研会议。

5.“求美深犁”课堂文化节系列活动:“学科主题竞赛”。

6.市艺术节比赛、艺术护照实施情况调研。

7.“六年十八游”之秋游活动,“运河诗篇”创作。

8.“意现”课程实践活动、“校友课程”、“国际理解课程”课程开发与实施推进反馈。

9. 集团信息化研修培训,全面准备集团信息化年度考核。

10.区专题论文送审。

十一月:

1.参评校本培训优秀学校评选。

2.期中教学质量考查分析工作。

3.2018学年第一学期家长会。

4.“求美深犁”课堂文化节系列活动: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武活动

“一个都不能少――学困生帮扶”研讨

5.组织集团学生信息化竞赛,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升竞赛水平

6.城乡结对学校送教下乡活动。

7.班主任技能大赛。

8.全力准备年度考核。

十二月:

1. 一年级教学管理工作专题会议。

2.开展趣味体育节活动。

3.课改重点培育项目梳理总结。

4. “求美深犁”课堂文化节系列活动: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武活动

5.“大美长阳”发展群社团展示及笛声悠悠活动。

6.迎新活动。

一月:

1.静心复习,全面迎考。

2.落实低年级无纸化评价方案,推选免试生。

3.“求美深犁”课堂文化节系列活动之“复习专题研讨”;

“我的复习金点子”征集活动。

4.学生评优、班主任绩效考核,德育工作资料整理。

5.召开学期教学质量分析会。

6.策划新学期课程实施及教学安排。

7.旭日青年教师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