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 说 爱 你 不 容 易
――浅谈我们身边课外辅导班的现象:利多?还是弊多?
课题组成员: 杭州市大关小学教育集团
五年级 “哎呦,不错!” 小分队
张米拉 金藤牵 苏祺祺 葛歆�r 韩可音
指导老师:王咏梅
第一执笔人:张米拉
执笔助理:金藤牵 苏祺祺
图片整合:苏祺祺 葛歆�r 韩可音
首页设计:张米拉
一 发现问题齐关注,找准方向来研究
亲爱的同学们,不知你们有没有发现,在我们的身边,参加课外辅导班是我们热聊中的话题之一。那么课外辅导班,我们身边的“重要伙伴”,真的这么重要吗?
家长总体认为:课外培训班,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一点也不陌生。随便一说“培训班”,已经是业余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平常事。老师们大致认为:课外辅导班从业余成长来说,作为课堂以外的一种自由选择的学习模式,总体来说“皆大欢喜”。不仅是一个自学的过程,还是一个锻炼自我学习能力的过程,也是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习惯的延伸过程。同学们的观点:有赞同的,也有持不同观点的。于是,我们“哎哟,不错”小分队开始了我们的行动。
二 黄金组合来分工
文字:张米拉 我机灵,文笔好;擅长思路整理,写起文章来,老师都会夸我“行云流水”
采访:金藤牵 在行动小组里,我比较外向主动;善于解决问题;也善于想出各种古怪精灵的好点子;大家有什么新的灵感,都会第一时间和我交流
整理:苏祺祺 葛歆�r 我们俩个做事比较踏实,为人比较诚恳;有一些特别麻烦的事情,让我们去解决,总是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这大概就是我们比较“接地气”的缘故吧
主要参与人员:五年级成员及老师代表
难点协助:王咏梅老师
三 校园调查你我说
五年级同学随机访谈调查20位,其中喜欢课外辅导班的同学占12位,占60%,给出的理由分别是
1遇到适合自己的课外辅导班,学习兴趣比较积极,持续学习的时间也比较长
2老师比较风趣,上课方式不同于学校;氛围比较轻松,学起来有一定的弹性空间
3同学也比较合得来,课堂上和好朋友一起坐,心里很高兴;下课时也有很好的交流
4我的爸爸妈妈比较开明,给我报的辅导班都是生活类的,比较轻松,也比较好玩儿。偶尔请假家里也不会有很大的意见。
不太喜欢课外辅导班的同学有7位,占35%,他们的理由大致是
1有一些课程内容和学校重复,有的上得比较难,学起来有困难
2这些课程爸爸妈妈听了周边同学的介绍,才让我去参加的;所以并不是我的第一选择
3也许我本来的学习基础不够扎实,再参加大班的课外辅导班;收效不是很明显。有一些难题想问老师,老师不太找得到。
表示对课外辅导班随意,没什么感觉的同学是1位,占0.05%
四 家长老师同共鸣
我们还访谈了家长和老师10余位,大家的观点虽有一些不同,但还是比较接近
家长一说:我还是比较孩子参加课外辅导班的,这样就能让我的孩子更加领先了
语文老师说:如果有一定的课余时间可以支配的话,有针对性地参加一些适合自己的课外辅导班,也是开阔眼界,提升学习能力,对成长有一定帮助
艺术老师说:现在社会上对艺术培训比价重视;虽然艺术培训比较费时也需要投入比较大的精力和财力;对于学生以后的出路,会有比较多更好的选择
五 课堂比拼亮观点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还和我们亲爱的辅导老师王老师一起商量,在综合实践课堂上,我们分别在不同的班级进行了不用形式的全员活动。其中的一个班级,开展的是围绕“参加课外辅导班,你认为 利多?还是弊多?”的现场辩论赛。同学们都激动得炸开了锅,大家根据不同观点进行了分组,并选出主辩和副辩,并结合自己小组的观点展开陈述。同学们还分别写了自己的辩论观点。
在另一个平行班里,王老师带领我们进行了现场情景剧的演绎。大家完全没有任何负担,不用担心老师或爸爸妈妈的脸色;我们自己选择所看到的学习场景,进行演绎。有的小组表现的是,适合自己兴趣的课外辅导班,大家都聚精会神和认真聆听。有的是表现另一种观点,把自己在课外培训班中的“不安和游离”的状态,也真实地演绎了出来。奇怪的是,当同学们看到这些情景还原时,大家同样也是鸦雀无声,心里都在默默地思考着。大家还兴致勃勃地写了现场情景剧的剧本,都觉得:在我们的课堂上“玩”出了这样的新模式,大家都觉得很新鲜,也很带劲。
总的来说,课外辅导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产物,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其利弊。家长在给孩子选择课外辅导的时候,首先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意愿,正确选择和学习才能使课外辅导达到应有的效果。正如一首歌中唱的那样:想说爱你不容易,但只要你有足够魅力,我们会紧紧围绕着你!用这样通俗的艺术方式来解读身边的培训班现象,也许只是暂时的。随之时代的发展,社会上会有更广泛,更开阔的学习渠道和学习资源单元,以供学生自由选择,多项组合。在丰富的时空里,让学习变得更有诗意,让成长充满美好的乐趣!
附件一
我们的辩论观点
附件二
现场写剧本真带劲
附件三
老师,和我们一起分享成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