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刚升入小学时的孩子,曾经这样描述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幼儿园玩儿的多,小学是学的多;幼儿园有区域活动,一边玩一边学,小学要专心听讲,坐端正,上课的时候眼睛要盯着老师和黑板;幼儿园的教室里有很多玩具,座位也是小朋友随便坐的。
幼儿园与小学的巨大差异,必然会给孩子的身心带来不同的感受和挑战。结合诸多家长准备的经验,和爸爸妈妈们分享一下做法吧。
请您阅读:
陪孩子一起阅读
现在很多父母都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爱读书、爱学习的品质。然而孩子对读书的热爱、对学习的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或短期训练而成的,而是通过早期日积月累地与书本接触,接受知识的熏陶,逐渐形成稳定的阅读兴趣。如果阅读活动能够从孩子一两岁时做起,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那么孩子在图文辨识、文字书写、语言表达以及对知识内在逻辑的领悟等方面都将有非常好的基础,今后即使碰到暂时的学习困难,也会有足够的能力和耐心去面对和解决。可以说,早一点让孩子开始阅读,是幼小衔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早点养成学习习惯
在面对逐渐增多的课业学习时,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非常重要。比如,孩子升入小学后,是否能够每天进行必要的预习、复习,是否能够积极地完成作业等。
对良好习惯的养成,父母坚持不懈的引导最为重要。培养孩子最考验父母的耐心了,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哪怕是某个生活习惯的养成,都西药长期的坚持与督促(比如饭前便后要洗手),任何时候间断都可能前功尽弃,学习习惯的培养尤为如此。孩子上小学后,几乎每个家庭都要投入整块的时间来陪读,引导孩子对当日功课进行回顾,改正错误,寻找学习的薄弱点进行巩固练习,预习新内容等,而这是重要的学习习惯,在孩子即将进入小学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了。比如,对孩子每天获得的知识经验,可以通过聊天、绘画、阅读等形式进行回顾和交流;同时,很多幼儿园也会引入幼小衔接的课程,让孩子体验简单的读写,家长可以借此机会来培养孩子复习、预习和及时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
其实,在培养孩子爱读书、爱学习方面,还有许多内容需要去关注,比如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品质,能够从点滴的经验中学会总结规律、体会动脑筋的乐趣等。同时,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有的孩子刚入学时可能会短暂地排斥学习,但并不代表他将长期如此,这就需要我们耐心地引导,并相信孩子会朝着“有能力的学习者”的方向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