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融融,科研正当时。
2025年3月26日上午,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汪晔老师带领杭州市教育科研标兵汪晔工作室以及拱墅区汪晔科研工作室的学员 走进长青小学,与一线教师进行面对面深入的交流与研讨,为一线教师的科研成长赋能。
活动现场
一、把脉校情定方向:现状剖析明晰路径
活动开场,杭州长青小学的史丹青副校长对学校教科研现状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剖析,多个维度展示了教师们在教学研究过程中的创新实践和积极探索以及对专业科研指导的迫切需求。
史丹青副校长介绍学校概况并致欢迎词
紧接着,导师汪晔老师发言,对长青小学教师在教科研道路上付出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肯定,并结合当前教育科研的发展趋势,对本次教科研指导活动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期望,为后续的活动指明了清晰的方向。
汪晔老师对本次活动提出希望
二、经验微光映征程:优秀学员分享启思
随后,工作室优秀学员刘晨露老师带来了《设计思维下的论文写作》微报告。她结合自身科研经历,毫无保留地分享宝贵经验,从课题选题的灵感来源说起,详细阐述如何进行在政策制度、学科热点等挖掘有价值选题。在论文撰写环节,着重强调逻辑结构的严谨性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强调论文“迭代”的重要性。为了让微报告更聚焦,刘老师以自我撰写获奖案例的实际情况为支撑,生动形象地讲解每个过程的操作与思考,让成员们对论文写作流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大家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刘晨露进行经验分享
三、分组指导助科研:携手雕琢科研成果
最后是分组指导环节,工作室学员分成三组,迅速与长青小学一线教师展开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交流。交流中,工作室学员们先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科研经验,引导教师深入挖掘论文与课题的亮点,并适时结合当下教育政策的导向和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重新审视并圈定更具针对性和创新性的选题;然后一起梳理已开展的工作,通过详细询问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收集整理相关的研究资料,按照论文和课题的规范要求和逻辑结构,搭建起合理的框架支持,让教师们对后续的文本修改充满信心。
分组针对论文开展研讨
此次两个工作室学员入校指导活动,不仅进一步深化了工作室成员对科研方法的理解和应用,提升了他们指导他人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也为长青小学的教师提供了专业的科研指导,有效解决了他们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提升了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同时更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撰稿:杭州市文渊小学曹敏芳
拍摄:杭州市长青小学
审核: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