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为深入探索“学科实践”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有效实施路径,拱墅区道德与法治教研员董诞黎老师专程前往杭州市人民小学,开展教学调研指导工作。董诞黎运河特级工作室与廖红名师工作室的学员们,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IMG_20250312_092105

第一篇章:课堂聚焦,让学科实践落地生根

游佳瑛老师携手103班小朋友,共同呈现《让我自己来整理》第一课时精彩课堂。她以“小伙伴故事会”和“小伙伴捉迷藏”两个活动为脉络,有序推进教学进程。首先,游老师创设了“芝麻开门”情境,引导小朋友们分享“我与小伙伴”的故事,逐渐认识并真切感受到自己的生活、学习与常用物品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IMG_20250312_093416

IMG_20250312_092252

接着,游老师引领小朋友开展“小伙伴捉迷藏”的情境实践,孩子们在动手翻找、动脑思考的过程中,真切体会到找不到“小伙伴”不见的烦恼,从而激发他们探究物品不见的深层原因,唤起自己动手整理的强烈愿望,从而达成目标。

IMG_20250312_094054

IMG_20250312_095713

第二篇章:专家领航,解锁学科实践的密码

交流环节,游佳瑛老师分享了课堂教学设计思路,并进行深度反思。张倩老师则以说课的形式展示《让我自己来整理》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与思考。

4c82b5f23a2c6ac2c7e55401701357a

63edd067ea7e0c78146ea264d8f1246

接着,曾思倩老师针对第一课时进行观察阐述,吕旦丹老师则聚焦学科实践维度,分享自己的观察思考。最后,教研组长孙晨琳老师从教师专业成长、特色教研活动、教学成果辐射三个维度,介绍了人民小学教研组建设情况。

IMG_20250312_111501

IMG_20250312_115310

IMG_20250312_115517_1

董老师充分肯定人民小学教研团队,悉心帮老师们梳理逻辑、精简内容、优化文稿,助力团队提升。针对第一课时,她给出高屋建瓴的指导:一要凸显学科实践。 “小伙伴捉迷藏” 为例,让孩子充分参与,积累实践智慧;二要强调逻辑体系。课堂开篇先厘清 “物品” “小伙伴” 关系,再推进 “我与小伙伴的故事”,让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三要尊重学生生活。探讨小伙伴不见的后果时,引导学生从 “一般情况” 思考到 “特殊情况”,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IMG_20250312_100349

廖红书记代表学校,诚挚感谢董老师的专业引领,其指导给人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团队注入强大信心与力量。廖书记肯定学员们从多元视角开展教学探讨,虽形式、任务不同,但大家对专业的执着有目共睹。此外,廖书记还和大家探讨 “学科实践” 的有效性和层次性,希望抛砖引玉,激励学员们深入探索研究。IMG_20250312_115503

人们常说,一人行速,众人行远。在此次活动里,专家悉心引领,工作室学员们积极交流,思维碰撞不断。大家认真修改、精心打磨内容,力求完美。相信在后续学科实践探索中,定能展现人民小学学科实践独特风采,推动学科教学迈上新的高度。

撰稿/摄影:孙晨琳

审核: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