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万象更新。2025年2月27日,杭州市拱墅区小学科学学科叶晓林首席研究员工作室于在杭州市现代实验小学开展了主题为“聚焦新教材,共研新课堂”的工作室研修活动。老师们在思维的交流碰撞中启迪教育智慧,共同体探索科学核心素养培育新路径。
活动伊始,杭州市现代实验小学的彭炎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一节精彩的《观察一种动物》研究课。彭老师在充分解读一年级下册新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生本资源——自己饲养的兔子,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特征,并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记录和分析。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展现出浓厚的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
课后,在叶老师的带领下工作室成员围绕彭老师的课例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大家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此次研讨活动不仅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也进一步提升了教师对一年级新教材的理解和把握。
随后,杭州市天长小学科学教师、科学教研组长陈甜老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小学生科学实验素养培育的二十年实践”的专题讲座。陈老师结合杭州市第七届基础教育教学特等奖成果,分享了天长小学在科学实验素养培育方面的宝贵经验。她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历与惊讶,从实验课程设计、实验教学方法、实验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强调了科学实验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陈甜老师的讲座内容丰富,案例生动,引发了与会教师的广泛共鸣。大家纷纷表示,可以将天长小学的先进经验融入到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本次研修活动不仅是一次对新教材的深入探讨,更是一次对科学实验素养培育的积极探索。彭炎老师的研究课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观摩和学习的平台,陈甜老师的讲座则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本次活动,与会教师们不仅领略了科学新课堂的魅力,更在思想碰撞中收获了宝贵的素养培育智慧。新教材为科学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教学空间,而新理念则指引着我们不断探索更高效、更生动的教学过程。相信与会教师们会以本次活动为新的起点,继续深耕科学教育,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持续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