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基层老年教育,推动基层老年学校规范化建设,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和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抓手。近年来,贵阳市乌当区新创路街道认真落实《贵州省老年教育条例》《贵州省基层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积极整合资源,以打造“银龄课堂”为切入点、发力点,实现了老年教育与老龄事业、社区教育融合发展、一体推进。

找准社区教育“金钥匙”,打开老年教育“新天地”

一是领导重视统筹,建立健全运行机制。街道组建社区教育工作小组,实行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双组长责任制,明确各社区居委会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落实兼职社区教育工作人员2名,定期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老年教育、社区教育各项工作,制定社区(老年)学校规章管理、教师教学管理、经费管理等制度,形成“横到边,纵到底”工作格局,确保社区“银龄课堂”有序开展。二是整合辖区资源,营造舒心学习环境。街道设社区(老年)学校教学点共3个,教学场所7个,室内活动场地面积共计1000余平方米,配备多功能教室、健身室、图书阅览室等,各类图书达8000余册,可同时容纳300余名老年人开展活动。还与乌当二中、新天一小、华美达酒店、惠诚工厂、老年大学等机构签订协议,扩展教学资源供给和学习活动空间。三是立足长远发展,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以实施“银龄课堂”项目为载体,持续加大发展基层老年教育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采取“政府拨一点、社会筹一点、单位出一点、个人拿一点”等方式保障老年教育经费支出,与辖区单位共筑共建,每年与社会组织签订合作协议10余万元,并聘请1名专职人员对老年学校进行日常管理,老年教育工作开展有声有色。

擦亮“银龄课堂”“金招牌”,奏响老年教育“交响曲”

“银龄课堂”项目包含“智慧助老”“文化娱乐”“学教结合”“身心健康”四个品牌,围绕理论宣讲、教育、文化、节日、健身等方面开设了一系列适合老年人群的课程。一是“互联网+”创新“银龄课堂”。充分通过微信群、朋友圈、微信小程序等网络平台发动老年学员定期应用微信公众号学习“银龄课堂”网络课程,不断探索“互联网+”老年教育模式。二是传统教学推进“银龄课堂”。街道在老年教育课程前开展问卷调查,着眼于学员需求,课程中优化内容,立足于课程服务,课程后总结提质,注重有序拓展,注重“双向”效应,探索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开设秧歌班、交谊舞班、时装走秀班、合唱班、瑜伽班、民乐班、太极班、舞蹈班等10个课程,每门课程每周至少开展一次以上教学,每学期结束后组织学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三是特色课程融入“银龄课堂”。街道紧跟时代热潮,开展手机教学、健康饮食、插花、心理调适、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20余次,通过拓展文化知识、健康养生、科技应用、社会实践等方面课程不断提高“银龄课堂”课程热度。

“银龄课堂”项目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居民满意度不断提升。街道老年学校获得贵阳市乡(镇、街道)老年学校示范校授牌,荣获省、市级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表彰。李艳琴、申孝军、汪政平、周家童、刘凤等老年教育老师先后荣获全国和省、市“百姓学习之星”称号。

下一步,新创路街道将继续搭好老年教育、社区教育“连心台”,积极拓展活动领域,创新活动方式,充实活动内容,建好老年教育“暖心房”,进一步提升辖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