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市巷子口镇社区学校典型案例
“巷子花开”是由公益组织、志愿者、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打造的终身教育服务品牌项目。于2019年8月启动实施“巷子花开”同心项目,着力打造“一平台”(即“同心汇”公益服务平台)、“三基地”(即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公益组织互助实践基地、志愿者素质提升基地),激励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助力乡村治理、自力更生脱贫致富,弘扬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生活、守护儿童成长,营造终身学习氛围,打造终身教育品牌。
在“巷子花开”同心项目号召下,自2019年8月至今,长沙市群英会、宁乡市环保志愿者协会、宁乡市汉和公益协会、宁乡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宁乡市向日葵爱心协会等9家入驻的社会组织在巷子口镇“安营扎寨”,成立了“巷子花开”同心汇公益服务平台,组建了“巷子花开”志愿服务队伍,每月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同时发挥入驻社会组织志愿者的传帮带作用,吸引本地群众特别是易地搬迁困难人员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实现本地志愿服务的可持续性。如今,“巷子花开”志愿者服务队伍共计318人,其中36名志愿者来自脱贫户。现在的巷子花口,主要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服务留守儿童、丰富人民群众生活,营造终身学习氛围。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2021年10月全国人大表示:双减拟明确入法,避免加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在此背景下,“巷子花开”项目进一步优化为利用各类教育和社会资源,减轻家校负担、充实课后生活、提升青少年综合素养的教育服务项目,对中小学生及学前儿童开展极具特色的课外教学。
在长期实践中,“巷子花开”充分利用各类地方文化资源开展课外教学,以“状元文化”“农耕文化”“国学文化”为抓手,开发了“五小课堂”体系:
以南轩文化园为基地,发掘状元易祓的精神内涵,通过邀请本地教师、国学爱好者讲课,组织园内参观,开展飞花令、诵读等多样活动的方式打造经典国学小课堂,传播湖湘文化,培养孩子们忠诚爱国、实事求是、励志勤学的精神品质。
以“一村一品”农产品种植基地为场所,打造劳动实践小课堂,组织开展翻整土地、除草捉虫、认识蔬菜、采摘果实、喂养动物等农耕劳动,让孩子们体验农耕过程,拓展农业知识,珍惜美好生活。
以兰花屋场等古民居,毛公桥、官步桥等古石桥,以及古墓葬、古驿道等文物资源为依托,开展考古探索小课堂,带领孩子们了解宁乡故事,学习文物知识。
以巷子口通用机场飞行营地为基地,开展航空体验小课堂,带领孩子们看飞机、坐飞机,感受航天航空科技,点燃翱翔蓝天梦想;
以巷子花开营地为基地,开展了木射、香囊DIY、皮影戏等非遗传承小课堂,让孩子们感受地方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巷子口镇的各个村社区,都成为了孩子们体验与成长的大本营。春天,他们在扶峰村的现代农业体验园里翻地耕种;夏天,他们在狮冲村的稻田里收谷子;秋天,他们在双河村的种植基地挖红薯;冬天,他们在金枫园村的水果基地给火龙果剪枝,他们还在兰花屋场考古,在巷子花开营地制作香囊,在驿马坪练习古代木射,在航空基地了解飞行知识。情景化体验式的课程形式,充实了课余生活,使他们乐在其中、流连忘返;丰富多彩的内容,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增长了他们的人文知识,提升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促进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巷子花开”项目的服务面向逐渐从全镇扩展到全市,许多学校慕名组织学生前来体验;项目的服务对象也从青少年扩展到成人,开设了家庭课堂、妇女课堂等,也有党建、团建、职业培训等来此举办,至今接待人数已达2.3万。
2021年9月,巷子口镇人民政府荣获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先进集体”;
2022年10月,“‘巷子花开’共护成长”项目被宁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评为“第二届宁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特等奖”;
2022年12月,“‘巷子花开’共护成长”项目被宁乡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评为“五星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
2023年2月,“‘巷子花开’共护成长”项目被长沙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长沙市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展示交流活动金奖”;
教育在课堂,也在山野间;文化在书本间传播,更在体验中鲜活。孩子们在积极探索、亲身感知中领略文化的魅力,我们在科学引导、从容守候中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