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桂飘香的初秋,拱墅区张芳工作室联合吕春妹工作室围绕艺术领域中的音乐歌唱活动展开了同课异构研修活动,同时邀请了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于淳教授,共同探讨音乐歌唱教学的策略,在交流分享学习中提升教师音乐教学专业,感受徜徉在音乐活动中的美好。
一、同课异构教学展示
《小小萤火虫》是一首旋律优美、抒情,长短相间的句式,非常适合幼儿园的小朋友进行演唱。围绕这首歌曲,张芳工作室的王露露老师和屈露老师分别展示了大班和中班不同年龄段的歌唱教学活动。
王露露老师通过丰富音乐的感受形式,结合动作表演、视觉图像,让孩子们感受歌唱的乐趣和萤火虫飞舞的快乐。最后还加入了乐器“雪橇铃”,丰富了孩子们表现音乐的形式。
王露露大班歌唱活动《小小萤火虫》
屈露老师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了夏夜的情境,通过图片、视频让孩子们了解歌词中萤火虫飞舞、发光停留的特征,在情境中分句学唱歌曲。最后让孩子们人手一个星星灯,融入到萤火虫的角色中,引导孩子们用丰富的肢体动作表现歌曲。
屈露中班歌唱活动《小小萤火虫》
吕春妹工作室成员王天婕老师则带来了大班歌唱活动《小树叶》。王天婕老师通过自身的音乐素养,带领着孩子们在钢琴声中感受音乐的情绪,引导孩子分别用“声小力轻”和“坚定有力”不同的声音唱出歌曲中“害怕”和“勇敢”的情绪情感。
王天婕大班歌唱活动《小树叶》
同时吕春妹工作室团队也带来了大班歌唱教学活动《小树叶》的说课分享。从说歌曲特点、说幼儿经验出发,制定教学活动目标、活动过程、教学策略等等,向老师们分享了团队研修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思考。
吕春妹工作室团队说课分享
二、互动点评,助推成长
此次同课异构研修活动,邀请到了浙师大于淳教授对现场的三节教学活动进行点评。于淳教授从歌曲的结构、音域、调式几个方面剖析了《小小萤火虫》和《小树叶》这两首歌曲。同时站在歌唱教学活动的角度,向老师们展示了首先要从分析音乐本身的元素出发,找出歌曲的重难点,如何现场演示了如何进行重难点的教学等等,细致且专业的阐述了歌唱教学活动的教学策略。
于淳教师讲解分享
专家、导师与现场学员认真聆听
在于淳教师专业的音乐引领下,现场的老师们沉浸在音乐活动的美妙中,从中也收获了一定的音乐教学活动专业知识。也期待老师们将所学的相关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专业素养,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带给孩子们丰富的音乐教学体验,感受音乐的美好。
撰稿摄影:李莎莎
审核:汪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