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义务教育“双新”改革的持续深化,拱墅教育积极响应,于9月24日在杭州市长寿桥岳帅小学举行了第三轮课程改革学科项目化学习研讨活动。此次活动聚焦于高质量执行国家课程标准,旨在全面提升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何珊云教授进行专业引领。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学校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丹华老师以及“学科项目化”试点学校和核心团队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学校发展研究中心课程部主任徐瑰瑰老师主持。

活动在热烈而富有启发性的氛围中拉开帷幕,首先由来自不同学科的四位核心团队教师精彩纷呈地分享了各自的学科项目化学习案例。

杭州市长寿桥岳帅小学的虞佳老师“滴水之秘”为主题,深入浅出地展示了一个基于《大数的认识》单元的项目化学习实践。她巧妙地将“一个未拧紧的水龙头一年浪费的水量”设为探究核心,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调查、计算、分析与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知识,在挑战中茁壮成长。

紧接着,杭州大关小学教育集团的何陈敏老师以其独特的视角,分享了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七单元的项目化实践——“学做小小讲解员”。她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自信心和公众演讲能力,为传统语文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活力与可能。

随后杭州市胜蓝实验小学的徐晓燕老师“假如我是外交部发言人”这一富有挑战性的项目,将学生的视野引向国际舞台。她以“巴以冲突”为活动背景,巧妙地将教材内容与时政热点相结合,旨在通过项目化学习,培养学生理性、负责、有条理且重证据的表达方式,同时激发学生的理性思维、公民意识及独立思考能力,展现了项目化学习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巨大潜力。

最后,杭州市文津小学的任秀娟老师“聚焦真问题,立足真实践”为主题,分享了该校在项目化学习领域的阶段性探索成果,特别是独具特色的“津津乐道”项目实践平台。她以五年级《设计制作潜望镜》为例,深入阐述了如何将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巧妙转化为激发学生兴趣的共性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不仅掌握了科学知识,更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案例分享环节后,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何珊云教授为与会的教育工作者们带来了一场深邃而启迪的专家讲座。何教授紧密衔接教师们的精彩案例,对项目化学习方案设计的精髓进行了深度剖析。她强调,学科项目化学习应当坚持学科本位,关注学科目标、教材内容、学科评价和真实的任务情境。何教授提出,一个完整的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应当包括项目名称、课时、项目简述、项目情境、驱动性问题、学习目标、成果形式、评价方案、子任务设计、教学支架等。何教授指出,学科项目化应确保方案设计贴近教学实际,易于操作执行;重视成果展示的多元性,激励学生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现学习成效,以此促进学生的全方位成长。

讲座的互动时段,现场气氛热烈,教师们纷纷就自身在项目化学习探索中遭遇的难题与挑战向何教授积极发问。何教授耐心细致地逐一解答,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与策略激励大家保持开放心态,勇于尝试,敢于突破,持续在项目化学习的道路上探索前行,不断优化与丰富教学方法与路径。

活动最后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学校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丹华老师进行活动总结。拱墅区学科项目化学习研讨活动圆满结束,相信通过不断深化和推广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实践,能够进一步助力学教方式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