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有所托 家有所安
——家社携手高质量解决暑期儿童“照看难”问题
成都市温江区柳城街道社区教育学校 魏东
今年以来,成都市温江区柳城街道秉承“温江一家亲”理念,着力“亲邻社区”建设,在“一老一小”关爱工作中,以“夕阳无忧,朝阳无虑”行动为契机,在“幼有所育、幼有所托”上持续发力,聚焦暑期“职工家庭儿童照看难”现实矛盾,柳城街道社区教育学校联合街道民生服务办以及19个社区,于7月3日到8月30日开展暑期“带娃”公益精品托管服务,采取“社区指导+社工参与+志愿服务”模式,引入第三方机构免费运作。
以辖区的凉水社区为例,历时58天,投入零成本,累计服务家庭31个、儿童1600余人次,受到托管服务家庭普遍好评,收到家长感谢信3封。
一、家社共建,资源再整合
一是打造最优空间。整合社区多媒体会议室、多功能活动室、休息驿站等现有公共服务空间300平方米,串联柳岸锦城活动广场、微花园、社学巷、温江城市公园等室外公共场地4处,引入第三方机构“自然土社工”,共同打造“善由阅知、童道跃动、柔汇乐音、秀心悦作”四大主题儿童空间,为托管服务提供空间场地保障。
二是招募最强力量。充分发挥辖区资源链接优势,联合成都师范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3所高等院校,链接温江区毽绳运动协会、朝阳书道2个协会资源,发布“友好童伴招募令”,聘请成都七中专业老师1名,招募就读于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的返乡大学生62名,发掘王彬等社贤人士3名,建立“凉水社区‘友好童伴’托管师资库”,为托管服务提供专业师资力量保障。
三是控制最低成本。以“公益低偿+志愿服务”方式,将辖区内外商户转化为公益资源,协调罗宾纳物业、温江毽绳运动协会免费提供户外活动场地200余平方米,引导周哥家常菜馆、南下川炒饭让利3000元提供低价午餐,发动得力文具店等商家捐赠文具,价值1100元;发挥“雷锋伙伴”志愿服务作用,巧妙嫁接家庭托管与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双向需求,搭建展现价值服务平台,实现师资“零付费”,累计提供无偿公益、低偿普惠、底价增值服务3种,减少课时津贴、志愿补助、餐费、文具用品等开支3.45万元,有效降低托育服务运营成本。
二、家社共育,服务再提升
一是提供全方位服务。坚持从“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关爱儿童,与温江区社区教育“暑期社区雏鹰公益活动”项目充分结合,科学设计“20+7”托管模式,按照“每日7节课内辅导,课间活动20分钟”方式,开设红色教育、非遗手工、科普拓展、作业辅导等10类特色课程,组织自然徒步、益智桌游、花园堆肥等3种课间活动,组织亲子交流沙龙1次,全方位营造“友好童伴”儿童成长氛围。
二是延伸全过程服务。结合双职工家庭实际需要,延长托管服务时间,采取周末无休模式,将每日托管时间调整为8:00至18:00,为有需要儿童提供用餐、安排午休。引导商家科学配置12种营养套餐,开展“谁知盘中餐”益智活动3期,践行“爱惜粮食、文明用餐”传统美德,让“小朋友”真心开心、“大朋友”安心放心。
三是定制个性化服务。着眼每位儿童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会同托管家庭“面对面”交流3次,科学制定“快乐童话”儿童成长计划31份,邀请邓娟、王洁等2名儿童心理学专家,针对“逆反、多动、自卑、自闭”等4种儿童心理困境,因材施教提供“感统游戏、情绪认知”等专业课程6次,开展“一对一”个性化辅导6人次,确保孩子“寓教于乐、快乐成长”。
三、家社共护,安全再筑牢
一是消除风险隐患。制定《凉水社区暑期托管安全管理方案》,与中国平安财产保险公司签订公众责任保险合同,提前签订托管安全责任书1份,全覆盖购买少儿意外险31份,全面排查地面凹陷、通风不畅等4类10项公共场所风险隐患。配备医疗救护员兼安全员1名,每日3次开展安全巡查。
二是普及安全常识。开设“不做孤泳者”等安全主题课8期,通过视频展示、理论宣讲、情景模拟等3种方式,讲解防溺水、反霸凌、安全用电、网络健康等8类安全知识,排练“小红帽”、“不再沉默”等儿童安全剧2部,邀请62名家长共同观看表演,促推儿童安全成为家庭“最大公约数”。
三是提升救护能力。开展“1对1+面对面”应急救护培训,全覆盖将安全常识及时转化为救护能力,开展儿童户外全景模拟自救训练营1期,内容涵盖野蜂螫伤、盛夏中暑、火灾逃生、地震避险等12类基本自救技能,邀请家长充当考官,现场考核合格率100%,获家长点赞31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