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探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提升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教学水平,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于4月10日至11日在萧山区宁围初级中学成功举办2024年杭州市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研讨活动。胡丽珊工作室成员也有幸参与本次活动。

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老师们认真学习丽六所优质学校的优秀教师展示的英语读写课堂,收获颇丰。

现场老师展示课


在此过程中,胡丽珊教师同样融入了英语读写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她以数字为导入,刺激学生兴趣,依据现有知识,描绘了熊猫的形态、技能以及日常生活习惯等方面。全文阅读后,学生可掌握大熊猫的基本生活信息,理解其濒危状况,进一步探讨濒危成因,并梳理保护大熊猫的各种措施。在文本解读中,学生需理解数字所蕴含的意义,以及数字运用如何增强文本的科学性。最后,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根据濒危动物信息卡进行读后写作,并展示成果。

胡丽珊老师展示课


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中小学英语教研员曹群珍老师,对六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剖析。她指出,大部分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准确把握读写话题、内容与语言的融合点;注重体裁特性,深入剖析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基本构建了指向主题意义的知识体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形成了“内容理解-语言实践-语言迁移”的读写整合操作支架。


专家点评

同时,曹老师也强调了当前写作教学所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读的有效性”和“写的困境未能得以解决”两个方面。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曹老师建议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以下几点:内在逻辑的写作内容,过程理解,学用一致,任务的真实性,以及文本的预构、解构和再构。曹老师的精彩点评让在场的教师们深受启发。

在接下来的教学研究中,我们也讲继续努力,砥砺前行。

撰稿:徐璐

摄影:周常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