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拱墅区第三届“武林杯——运河赛课节”,长征中学组织青年教师在学校内部先期遴选。工作室成员满冰心老师毛遂自荐,与其他学科教师同场PK,展示个人魅力,尽显课堂风采。5月15日下午第八节,工作室全体成员到场观摩,并在赛后进行评课。满老师展示课课题为:《促织—志“异”》,素材选自必修下第六单元蒲松龄的文言小说《促织》。

   一、试

   为更好展示个人风采,满老师于5月14日借高一(5)班试讲。诚如其所言,《促织》故事情节性强,较之其他文本更易引起学生兴趣,加之此文主旨关乎”变异“,与后文《变形记》可作联读,于课时于素养,都是授课选择的上选。

满冰心5.14日的试讲

    试讲课后,工作室成员们分别陈述自己的意见。总结共识如下:试讲课喜忧参半。喜的是,满老师依据文本,聚焦“异化”,授课思路清晰,设计环节梯度合理;忧的是,教师提问过频,学生文本不熟,互动有效性欠缺,挖掘的主题也不够深入。

老师们认真听课

    满老师悉心听取各方建议,执笔记录调整方案,一天之内,她需要对课程设计进行调整,优化教学。

    二、讲

    5月15日下午第二节,3401多媒体教室,满冰心老师正式开讲,语文组全体教师及工作室成员悉数到场。

满冰心5.15日的展示课

    一天之隔,满老师的课程设计又有了新的变化。为了更好帮助学生理解长文本,她增加了“学案”;为了加深对文本主题的理解,她修改了作业——为《变形记》设计学案;为了吸引音乐班学生的兴趣,特别加设汪曾祺先生的《聊斋新义·捕快张三》的结局作比较。

师生互动

老师们认真听课

    事实证明,这样的改变是积极有效的。熟悉文本的音乐班学生显然比试讲时的文化班更活跃,思维也充分打开,加之他们不畏惧会表现的天性,让整堂课金句频现。学生不仅很好地理解了老师教学设计的“核心”,还给出不少意料之外的“惊喜”。

    三、反思

(一)“我”说

    本次公开课我选择的题目是《促织》,因为我教的班级是音乐特色班级,所以我想选一篇故事性比较强,并且比较有趣的课文。这个单元中,《促织》和《变形记》是在一课中的,《变形记》的核心是讨论人的“异化”,以外在的“异化”凸显内在的“异化”。因为异化的实质就是人同自身的疏离,人不认识自身了,不认识自身周围一度熟悉的环境了,由此造成一些列心理效果。

    所以,我在设计《促织》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我的想法还是想集中在“异化”这个点上,不过我想点明的点是“内在异化”。我想由成名妻子的异化,到成名的异化,再到成名儿子的异化,最后引出社会中人们的异化,点出异化原因,再剖析社会现象。关于社会现象这里,其实本单元的单元导读中有这样一句话“学习本单元,要注意知人论世,在人物与社会环境共生、互动的关系中认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关注作品的社会批判性。”这样设计的话,就很符合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

在我完成试讲后,工作室的老师们,通过各种方式,给我很多建议。大家一致认为,选取的“异化”这个点很好,但是问题如何去问、学生活动的丰富性、语速等方面还是要调整一下。那么我在整体构架没变的情况下,进行了细致改变,同时也增加了一张学案,这样同学们可以更清楚地知道本节课的思路。课后作业由分析《变形记》的“异化”变成给同桌设计一张《变形记》的学案,这个变化让作业的内核没有变,但是更有趣味了,更符合音乐班的学情。

    在剖析社会批判性的位置,加入了汪曾祺先生的《聊斋新义·捕快张三》的结局比较。课堂效果证明,这样的加入真的很好,让同学们更深刻地认识了这个作品的社会意义。学生们的课堂活动也进行了丰富,让同学们能更好地进行表达、互动。

    今天上完公开课,我又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其实,学生们是很有想法的,上课的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再激发学生的过程,我们作为教师,激发、激发再激发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才会想说,敢说,有欲望地说。这一节课最大的收获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激发下,能生成一些意想不到的,很精彩的内容。比如在比较两种结局的时,有一位同学,她认为,汪曾祺先生虽然只写到蟋蟀死了,但是根据社会环境,她能推知,也许会有新的“成名”一家的悲剧出现,只要社会没有改变,万千“成名”式的悲剧还会再现。另外一位同学说,原作看似是喜剧结局,其实是悲剧,因为只要皇帝依然“尚促织”,那么社会是不会变的,如果想真的变成喜剧的结局,应该变成“皇帝意识到了,自己的一个小行为会给国家的百姓造成多么大的危难,所以他改变自我,励精图治,成为了一个好皇帝”。其实这就是在激发、激发再激发的过程中产生的意外之喜。

    关于这节课,其实我想,也许还可以更好,比如,在发现学生的回答,脱离题干时,我应该给与适时纠正,及时的“提醒”可以让这节课更好。在讲“异化”时,可以详略得当,因为前两个“异化”同学已经理解得很好了,剩下的可以以点拨的形式出现。这节公开课我的最大感受是,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赵丹丹老师工作室同行们的帮助下,我的课才得以很好地呈现,他们的建议给了我很好的进步方向。

满冰心老师设计的学案

   (二)“你”评

    满冰心老师的《促织》从“志‘异’”的教学切口出发,将小说“人物的异化”作为核心教学重难点,逐步从小说不同人物“异化”的典型表现,形成“异化”的深层原因分析,再到“异化”的解决方法,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在人物与社会共生、互动的关系中认识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作品的社会反思和批判价值。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课堂最后满老师通过对比结局的方式,与同学们一起探讨了《促织》结局“似喜实悲”的悲剧意义,深度挖掘了小说“笑中带泪”的艺术价值。整堂课,满老师的教学脉络清晰严密、教学内容深入浅出,课堂氛围轻松活跃,充分展现了满老师“满满”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

工作室老师:杨鹏妃

    满老师的课综合了单元的人文主题和单元篇目的特点,设定了“在人物与社会环境共生、互动的关系”中认识人物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关注作品的社会批判性的教学目标。这一节课共三个活动环节,先明确本节核心概念“异化”;再通过赏析文中人物“异化”的表现语句来理解“异化”的批判性;最后升格思维,对比原文与选文结尾,探究喜剧结尾与悲剧结尾效果的不同之处。

    课堂上师生对“异化”内涵的探究是教学一大亮点。人物从精神期望的扭曲到价值观的变形,再到对儿童心灵的虐杀,层层深入,富有理趣。整体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结构完整,语言幽默风趣。教学设计展现了满老师对这篇课文的新思考,尝试了作品鉴赏教学的新途径。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对“异化”这一文学表现手法的探究,表达了自己对文学作品的见解,提升了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

工作室老师:董嘉怡


赵丹丹运河名师工作室

2024.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