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未尽,夏初临,总有美好,涉水而来。五月,有和风满上林,更有教育追梦人。5月16日,拱墅区七、八年级科学教师16学时和90学时培训学员齐聚于杭州市大关中学五楼报告厅,参加区初中科学指向科学思维的课堂教学培训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两个模块,首先是杭州市大关中学花蕾老师和杭州第十四中学附属学校的张思娴老师的课堂教学展示,然后是杭州市大关中学校长助理李雪玲老师和特邀专家江南实验学校副校长杨明章老师进行课堂点评。以课堂实践启迪科学思维,以专家总结夯实理论基础,为拱墅科学的学科实践发展注入崭新活力。

杭州市大关中学花蕾老师执教八年级电和磁的复习课——《生活中的电和磁》,以“手机没电了怎么办”为起点展开课堂探索,经过手机有线充电到无线充电的探秘,学生对于电磁感应现象在社会生活的迁移应用形成深刻认知,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在低碳节能、方便安全的理念下尝试设计智能无线充电系统。围绕真实的生活场景串联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既有思维辨析的层层递进,也有实验探究的推陈出新,更有对科技生活的理性审视。从课本知识走向真实世界,从有限探秘走向无限创造,在学生心中埋下“未来科技”的种子。

杭州第十四中学附属学校的张思娴老师执教七年级光学复习课——《方寸手镜,观察入“微”》,围绕科学家在野外观察时的“科考手镜”的设计和制作进行课堂实践,学生经历了完整的工程实践。依循明确需求、设计方案、迭代改进和成果展示的项目主线,先进行方案的理论设计,帮助学生建立逻辑清晰的思维路径,建构科考手镜的基本模型,引导学生基于实验论证设计并进行产品迭代。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在工程应用中进行推理论证,既是知识迁移应用的生动演绎,更是科学学科实践的具象表达。

李雪玲老师从“科学思维”“教学策略”“实施过程”对两节课进行了梳理回顾,突出思维型课堂应有的本质内涵。两节精彩的复习课,都呈现了“模型建构”和“推理论证”的具体组织,为科学观念的理性形成和探究实践的科学展开奠定基础。李老师以两节课堂实践为案例背景,总结了科学思维在教学过程的呈现策略,即“创设真实情境,构建模型”“体验实验情境,推进推理论证”和“探索产品迭代,发展创新思维”,指出可以通过情境创设,进行猜想说理,引发认知突出,再通过实验验证,分析推理、归纳建构模型,从而加深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最后,李老师认为两节复习课都有工程实践的部分,将“像工程师一样思考”贯彻课堂始终,让学生进行产品的设计、制作和迭代,大胆质疑,追求创新,克服客观约束,实现思维破圈。

杨明章校长高度评价两位上课老师有颜有才,两节复习课是有深度又让学生充满兴趣,可谓是“美轮美奂”。杨校长首先指出第一节课花老师的教学设计从有线充电到无线充电再到隔空悬浮充电的构思非常巧妙,目标适切、活动充分、主体明确,将课堂的大舞台还给学生,创设的情境有效激趣能很好的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得以训练和发散,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然后杨校长对第二节课进行了点评,指出张老师的课目标定位明确、小组活动充分、教师指导有度,注重过程性评价,巧妙利用评价量表并且适度留白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发现去补充,运用画图搭建脚手架突破难点,同时结合了技术工程社会,是一节非常难得的好课。另外也表扬和肯定了两个上课班级的学生,最后也对两个老师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指出教育是慢的艺术,课堂中可以给学生很多自主思考的时间,充分发挥小组的功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是加实践,是加项目,是加工程,更是加社会视野。五月,拱墅科学的追梦人把初夏的盎然生机定格在眼里、珍藏于心底,为自己充电蓄力,在未来的路上步步铿锵。




供稿:大关中学

审核:于浙园 叶卸麟

拱墅区教育研究院

拱墅区教育学会初中科学分会

2024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