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蕴藏着数学,我们也在生活中时时刻刻运用着数学。为了进一步加强工作室学员的教学能力,充分发挥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幼儿园科学(数学)领域集体教学有效实施,提高教师集体教学设计与组织的水平,2024年5月13日,张芳工作室、邱红燕工作室以及特邀请省特级老师卞娟娟共赴桐庐云溪幼儿园,展开了一场有关科学(数学)领域教学活动展示联合研修活动。

    课堂细研,共同提升

    研修活动由两位老师精彩的教学活动展示拉开序幕。

   首先是胡瑬老师为我们带来大班数学活动——《数字接龙》,活动从“接龙打招呼”游戏开启,在理解接龙的含义后,根据不同要求进行游戏,游戏从易到难,层层递

进,打破常规,在突破每一次接龙挑战游戏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吴英娟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中班科学活动——《乌鸦喝水》,运用猜测、讲述、验证、操作记录等方法,引导孩子们在丰富生动的情景下,积极参与操作实验,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在活动中可以看到孩子们通过情景游戏、分组操作、分享交流等丰富的活动形式,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引发其深度思维和高度参与。

    活动结束后,两位执教老师也紧紧围绕活动目标、活动策略以及活动反思等方面进行说课。工作室导师张芳和邱红燕老师分别组织工作室成员就学科知识,教育策略,教育对象进行了分析。工作室老师们也从多维度进行评价,现场研讨氛围热烈,每个老师对数学领域的核心经验、教学方法都有了更准确的方向。

    最后卞娟娟老师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数学领域核心经验等,对两位老师开展数学活动给予了肯定,同时也从学科知识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进行活动剖析,为大家梳理了其相关的幼儿园科学(数学)教育领域的理论要点,启发了老师们在相关活动下活动组织方式与方法的深入思考。

    名师倾授,助推发展

    卞娟娟老师下午的讲座《基于儿童理解的科学(数学)活动组织与发展支持》无疑为教师们提供了一场思想盛宴。她用深入浅出的方式,从“课程活动”的结构框架入手,诠释了基于儿童理解的科学(数学)教育,为教师们提出了四大幼儿科学(数学)学习路径。同时,她鼓励教师们用数学的眼光、思维和语言去认识、表达和思考这个世界,以惯常活动的形式组织活动,去发现幼儿更有意义的学习。

    通过此次教研活动,老师们不仅加深了对幼儿园科学(数学)教育的理解,更新了科学(数学)教育理念,还对教学活动组织策略有了更深入、有效的思考,相信老师们定会带着“余温”反思不足,总结经验,带着新的思考再次出发!


撰写人:陈昕媛

审核人:张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