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宋亦芳,男,上海开放大学航空运输学院、上海市长宁区社区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及教育技术。

【基金项目】2022 年度长三角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中心专题项目“现代化视域下数字赋能终身学习的路径与效果研究”(课题编号EMMEC 202201)阶段成果,主持人:宋亦芳引用格式宋亦芳. ChatGPT赋能社区教育何以可行?[[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4(9):09-17.

【摘要】近年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强势影响教育领域并得到广泛应用。社区教育作为面向社区全体成员的教育活动,新时代正面临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泛在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一方面需要依托ChatGPT的优势进一步提升社区教育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应对由此带来的各种问题,关键是需要寻求ChatGPT赋能社区教育的有效策略。ChatGPT赋能社区教育有助于弥补社区师资能力短板、有助于促进社区教学资源拓展、有助于推进社区学习方式创新;同时也存在某些风险隐忧、一定知识局限和若干教学缺陷等问题。鉴于此,ChatGPT赋能社区教育可以以共生理念重构教学机制、以素养提升重塑教师能力、以制度建设强化教学规范。

【关键词】ChatGPT;社区教育;可能性;可行性;治理

【论文正文】

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化应用方面不断实现质的突破。2022年11月, OpenAI公司推出了以GPT-3.5为核心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并在短时间内吸引了世人的目光;2023年3月,OpenAI又推出了升级版GPT-4,其在理解、思维、交流、判断等方面拥有更强大的语言能力,并迅速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尤其是教育领域。研究认为,ChatGPT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强人工智能(Strong AI)的属性,即“具有理解语言、认知感知、自主决策、自我学习等能力,具备类似于人类的智能和学习能力”[1],因此ChatGPT“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2]。当然,人们既表现出拥抱与欢迎的态度,也体现出谨慎与担忧的心理。据美国Study.com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有89% 的学生用过ChatGPT完成作业,48%的学生承认用其开展测试,超过50% 的学生用其写过论文;同时,近四分之三的学生又希望 ChatGPT 被禁止[3]。纵观国内外教育领域,ChatGPT在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因各种问题受到某种限制。社区教育作为面向社区全体成员的教育活动,新时代正面临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泛在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那么,ChatGPT对于社区教育意味着什么?赋能社区教育是不是可行?本研究将从ChatGPT赋能社区教育的“可能性”到“可行性”的逻辑推导中尝试回答。

一、ChatGPT赋能社区教育的应然作用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迭代,ChatGPT在教育场景中的应用价值也在不断体现,促进了人们对于教育问题的重新思考。基于对ChatGPT“大数据、大算力、大算法”原理和优势的深入分析,因应社区教育发展问题的特殊性及学习需求的多样性,ChatGPT赋能社区教育具有可能性。

(一)有助于弥补社区师资能力短板

教师教学能力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的一种教学行为特征,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和实施者,是体现教学能力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社区教育教师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存在明显的不足,表现在专职或专业的教师占比极低,而兼职教师、志愿者教师占了绝大多数,与学校教育的师资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其教学能力参差不齐且普遍缺乏专业训练,结构特征高度异质性[4],作为一种专业还未成熟[5]。长期以来,教师教学能力不足一直是社区教育绕不开的话题,也是当下发展阶段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在社区教育教师现状尚无法彻底改观的情况下,依托智能技术的辅助将是提升教学能力的一个很好选项,也是促进教师能力提升的有效抓手。

ChatGPT在社区教育中的应用,可以辅助教师更好地改进教学。从技术角度分析,其强大的理解能力不仅可以收集海量的学习资料,更能够基于上下文内容的逻辑判断生成学生所需求的高质量学习内容,回答学习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实现与学习者的交互等;ChatGPT还可以帮助教师进行一些个别辅导工作,使学习者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学习知识,从而缓解社区教育教师数量少、负担重的情况;此外有研究认为,人们还可以要求ChatGPT 扮演教师、学生或者其他任何教学角色,让它代替人力陪伴自己进行教或学的练习。[6]事实上,ChatGPT可以作为“工具辅助”角色协助教师完成相关教学工作,有助于弥补社区教育教师教学能力的不足,从而辅助教师更为高效和精准地工作。

专业指导及培训的缺乏是困扰社区教育教师的另一个难题,且非常突出。对此,ChatGPT可以成为教师最好的专业助手,“它相当于一个无形的图书馆伴随在人们身边”[7],可以通过各个途径帮助教师提升专业教学能力。从社区教育教师的来源和分布看,他们在专业上依然缺乏应有的支持,尤其是多数兼职教师和志愿者教师缺乏专业训练,教学内容常常是“自产自销”式的,没有经过严格的专业论证,而依托ChatGPT就可以便捷地了解本课程的理论体系、知识要点等,并进行知识点的归纳,从而获得相应的专业指导;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依托ChatGPT的辅助作用进行教学设计,快速查阅并获取相关教学资料,形成高质量、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从而不断优化备课质量;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ChatGPT进行自主培训,培训内容和方式完全可以根据需求自我定制,学校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培训,这种培训方式是最符合社区教育实际的。

(二)有助于促进社区教学资源拓展

这里所说的教学资源主要指教和学所需的讲义、教材、课件、微课、短视频等各类教学材料。应该看到,教学资源作为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一直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各级社区教育教学部门通过不断挖掘、提升社区各类课程,逐步完善了社区教育的资源体系,包括线上线下各类资源以及资源评价标准等,资源数量和质量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社区教育资源一直存在内容静态化、单一化与学习者需求动态化、多样化之间的矛盾,而且矛盾是比较突出的,其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社区教育资源缺乏或难有内容上的再生能力,资源的动态升级比较困难,由此影响了资源的持续应用和发展。相关研究认为是:“传统的资源开发需要大量专家和教师参与,而所投入时间与精力创生的教学内容,其泛化运用的可迁移性仍难以验证。”[8]

ChatGPT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工具,可以有效改变资源的生成方式来促进内容更新。从生成方式的演变与发展来看,早期Web1.0门户时代称其为专业生成内容方式(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PGC),其生成主体为专业人员;Web2.0社交媒体时代形成了用户生成内容方式(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生成主体则变为用户;如今,Web3.0人工智能时代又催生了智能生成内容方式(AI Generated Content,AIGC),智能工具成为生成主体,从而实现了从人工创造向智能生成的演变,“课程可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进度与效果调整内容结构,并及时纳入新的知识内容,实现自我发展与更新”[9]。因此,社区教育可以依托ChatGPT的AIGC方式,在原有教学资源基础上自动地、即时地生成新的内容,并依托学习内容、学习场景变化生成所需的内容形态,这与目前社区教育活动学习、场景体验等学习特点是非常契合的。

ChatGPT智能生成内容的特点,有助于激发社区教育已有资源的活力,不仅可以使大量存量的社区教育教学资源焕发青春,也可以生成更多、更新的学习内容,尤其可以服务于社区场馆、体验场所、数字场景等个性化强又缺少教材或讲义的场合。在海量数据的支撑下,ChatGPT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最新、最全的学习内容,从而克服目前社区教育资源老化或不足等缺陷;同时,ChatGPT还可以通过判断不同学习需求、场景等对内容进行提炼,使获得的学习内容更加精准、匹配、聚焦,ChatGPT可以“利用强大的信息组合能力,对已有的文本进行重新组合,生成新的知识信息”[10];此外,ChatGPT也“是一台通过模式识别算法重新组合和重新配置数据、文本、图像和口语的随机性的机器”[11],我们可以通过智能技术不断迭代形成的强大算法、算力和数据,创造新的知识体系,有助于社区教育教学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拓展,为教学资源建设提供了新途径、新方法。总之,基于社区教育资源需求现状,ChatGPT的内容生成特点对社区教学资源具有全方位的补充和拓展作用。

(三)有助于推动社区学习方式创新

学习方式就是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某种行为方式与特征,而由于个体学习目的、习惯、内容等的差异就会形成不同的学习方式。社区教育除了课堂学习外还存在许多其它学习方式,比如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在2019年归纳的“课堂学习、体验学习、网络学习、团队学习”[12]四种,而各地民间的学习方式就更多了,如上海的人文行走、宅基课堂,成都的游学,杭州的学习共同体等。与学校教育相比,社区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个性化程度更高。然而,基于社区教育的现有条件,这些学习方式所依托的技术手段是比较有限的,学习方式创新存在多重藩篱,而ChatGPT“可以通过尽可能多的掌握不同学科和领域的知识,然后去跟不同基础和背景的人进行对话交流,帮他们进行各种验证、论证和计算”[13],这对于社区学习方式拓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ChatGPT技术与现有社区学习方式的融合,将进一步优化学习方式,是学习方式的再次创新,有助于学习效能的提升。ChatGPT的融入为社区各类学习方式增加了一位智能“导师”,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语言来进行对话,进行有逻辑的互动,还能够根据聊天对象的要求进行文字翻译等工作,[14]在课堂、体验等各类学习方式中实现了从“师-生”二元结构向“师-机-生”三元结构的转变,从而使学习者获得了更好的智力支持,可以缓解社区教育智力相对缺失的状况;同时,在智能“导师”构建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是学习的主动发起者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智能“导师”成为学习陪伴者和知识输出者,这对于社区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在社区中什么时候学、学什么,主要由学习者决定,这才符合社区教育的人本价值。在此理念下,社区学习方式可以形成由ChatGPT赋能的课堂学习、体验学习、网络学习、团队学习以及人文行走等等。

同时,ChatGPT在创新学习方式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了“以学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其范式也“从供给主导转变为需求主导”[15]。基于生成式智能工具的特点,对接社区学习的实际,ChatGPT特别支持自我导向学习,“可以突破固定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可以摆脱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状态”[16]。因此,ChatGPT支持的学习不限于课堂及上课时间,学习者可以实现随时随地非正式学习、碎片化学习,实现学习时间和空间的泛在化;ChatGPT 可以针对学习者提出的学习需求,快速生成不同阶段、不同内容的学习材料,帮助学习者课前、课中及课后使用,实现学习过程的个性化;ChatGPT通过分析互动交流中的文本表达,识别学习者的学习行为、知识状况及社区反响,实现学习评价的定制化;有研究基于教育学的视角认为,“ChatGPT 可以被归类为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方式”[17],学习者可以通过对社区学习问题的自主性探究和解决,实现学习知识的结构化;此外,ChatGPT对学习还具有智能启发作用,回答问题时并非提供唯一答案,尤其对社区个性问题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答案,这就为学习者提供了分析、判断、归纳问题的可能,实现学习策略的最优化。

二、ChatGPT赋能社区教育的实然问题

虽然ChatGPT对于社区教育的作用和价值是显然的、可以预期的,但赋能过程也存在许多潜在的风险或局限,甚至有些优势也存在两面性,由此对社区教育带来了种种负面效应,也形成了许多新的学习障碍。对此,我们既要保持批判性的思维,也需要科学理性的态度,认真审视问题的症结所在。

(一)存在某些风险隐忧

ChatGPT 技术主要是通过大数据训练得出输出结果的,遵循统计规律,难免会出现误判或错误结论的情况,它可能会产生虚假信息或不恰当的内容,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导致信息的误导和学术研究的不可信问题[18]。研究认为,与其它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一样,ChatGPT可能会存在偏见,甚至产生和传播错误信息,并引发一系列伦理问题[19],甚至存在攻击性和偏见性内容,而ChatGPT对此却会表现出不以为然,困为它很难区分什么是真理或谬误。与学校教育不同,社区教育是面向社区全体成员的教育,开放程度相对较高,所产生的影响往往比较大,因而对于ChatGPT生成的教育内容其控制难度就会增加,潜在的风险就会相应加大;同时,社区教育作为文明建设、社会治理的主阵地,正确的舆论导向是社区建设的灵魂,ChatGPT生成的内容必将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

从生成的机理来看,ChatGPT总是试图为教师或学生提供更好的、更适合的知识内容或解决方案,就会向使用者索要大量的数据和资料,而ChatGPT 获取相关数据后如何安全地存放并不透明,由此就存在相关数据和资料被泄露的风险,其中很多还涉及个人隐私。从数据和资料泄露的原因来看,主要为使用者经验不足和意识缺乏,由此极其容易导致隐私泄露;同时,人们在使用ChatGPT的过程中,也存在“防不胜防”的问题,这也是ChatGPT为大家带来教学便利的同时留下的风险。

从参与社区教育的成员特点来看,不管是相对弱势的教师,还是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学习者,对于隐私泄露问题既表示出关切与担心,也存在很多无奈,总体是属于比较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社区教育作为服务全体百姓的民生工程,学习者的隐私安全绝非是一件小事。

从内容的应用评估来看,ChatGPT存在一定的伦理风险,所谓人工智能伦理通常指“在道德上约束人工智能开发、管理、应用等应遵守的一切伦理原则和行为规范”。[20]ChatGPT的看家本领就是生成内容,而当今人们关心和质疑最多的是对这些内容不当使用产生的伦理问题。我们不难从很多报道中得知,ChatGPT引发了很多学生抄袭、剽窃、考试作弊等不良情况,也造成了很多老师不认真备课及准备教案等现象发生;同时,科研人员借助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捏造研究结果、抄袭研究结论等,严重侵害了知识产权。因此,人们在质疑这些问题时表现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回到社区教育的视角,对知识的滥用、盗用,既违背了学术伦理,更有悖于社区教育所倡导的社会道德规范取向。如果这种有违伦理的现象在社区教育中形成、扩散,对社区学习者将产生极大的心理负面作用,并对社会风气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存在一定知识局限

ChatGPT有时生成的内容并不尽如人意,尤其对许多未知问题的回答令人费解,无法提供令人满意的答案,因此我们常常会质疑ChatGPT的思维能力,甚至有时会觉得给出的答案有点“莫名其妙”。其实,ChatGPT回答的质量高度依赖于数据的质量和数量[21],而“ChatGPT 只是根据已经存在的数据和程序来生成回答,而不是真正的思考和判断”[22],就是说ChatGPT的答案源自“投喂”给它的那些知识信息而不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目前,ChatGPT训练的数据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是有局限的,答案背后所反映的思维逻辑是很难完全体现的。从社区教育来看,有些教学内容是很偏或小众化的,有些学习内容只涉及某个社区或一个更小的范围,ChatGPT 在对这些小众化数据进行训练时就会表现出一定的偏见或不公平,于是很难给出比较满意的答案,从而就会降低ChatGPT对社区教育的支持的有效性。

ChatGPT给出的答案是否正确常常需要自我判断,这是困扰广大师生的重要难题,因为“ChatGPT有时会给出看似合理但不正确或荒谬的答案”[23],由此必然存在判断正确与否之困惑,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苛刻的要求。相关研究认为,在人工智能辅助下,教师需具有较强的知识对错辨别能力,特别是在备课环节能做到取其精华与去其糟粕[24]。还有一种情况,ChatGPT 回答问题常常不是提供唯一答案,就是说针对同样的提问会有不同的结果,如何选择正确的答案,完全是由提问者做出判断的,这对于启发老师和学生思考问题是可以的,但也增加了老师和学生辨别与选择答案的难度。问题是,能不能判断答案对错是极具挑战的现实问题。基于社区教育的基本现状,ChatGPT如果对提问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对于目前相对弱势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及学习者亦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ChatGPT对知识的运行是高效却又缺乏真正的思考,由此必然带来答案的系统性缺失。研究认为:“因ChatGPT自身高效搬运、低质思考的特质,使其回答内容的严谨性、完整性与体系性大打折扣。”[25]通常,ChatGPT训练的数据是从各个细分领域汇集来的,其知识是比较分散甚至是碎片化的,在缺乏强大的系统思维或抽象思维的情况下,很难建构起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与当今各类教育跨学科、复合型的专业建设是不相适应的。社区教育虽然没有明确的跨学科概念,但跨领域、跨系统的教学却比比皆是,如教育与文化、体育、科普之间存在交叉,这就需要ChatGPT具有生成系统知识的能力。从社区教育的发展来看,随着人们多样化需要的提升,完整性、系统性的知识是必须的。

(三)存在若干教学缺陷

ChatGPT实际上是一个知识与信息的储存器及转换器,人与ChatGPT的交流其实是机器输入与输出端的知识与信息交流,不存在情感或者人格的交流,因此ChatGPT“无法像人类教师那样关注到学生的日常表现和情感需求”[26],其对学习者的情感支持是不够的;同时,由于ChatGPT部分取代了教师的工作,师生之间无形中形成了一道屏障,可能导致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异化,研究认为,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心理状态,这对于促进学生的情感投入和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27] ;同样,在ChatGPT支持的教学环境中,也会影响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这一点,对于社区教育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因为社区百姓参与社区教育的目的,除了学习所需知识外,更为重要的是与同伴及老师的情感沟通,从而愉悦自己心情、提升生活质量。

ChatGPT对于知识的快速高效“生产”,会影响人对知识的思考,从而削弱主动学习的动力支持。结果是,人们通过ChatGPT唾手可得许多有用的知识,不仅会减少深层次的思考,而且逐步会成为知识的旁观者,从而使知识在学习者的心目中只是符号而缺乏内涵与意义。有研究认为,在传统的教学中,人是思考的主体,而机器只是学习的工具;而在ChatGPT支持的教学环境中,人却成了输入与输出的工具,人工智能代替了人的作用——思考、计划、假设、猜想与分析,从而导致了决策权的转移,颠覆了人与技术的职能分配[28]。从学习效果看,必然导致深层学习、专注时长与记忆模式受到负面影响[29]。从社区教育的需求来看,社区学习者参加学习的初衷不仅仅是为了获取那些“符号”,而是享受学习的过程,通过更多的思考、探究与体验,实现身心的愉悦。

ChatGPT提供的教学方式支持也存在一定欠缺,它呈现的知识是极其丰富的,但使用的教学方式是标准化或者程式化的,是一种典型的批量“生产”知识的模式,其“强大的信息整合与快速响应能力,导致生成的教学方案存在模板化和绝对化的问题”[30];ChatGPT有助于自主学习,但不会主动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困惑进行询问,始终处于被问的状态,所有的交流必须由学习者单向主动提出,其对学习者的要求大大提高了,学习者既要有问题意识,又要有清晰的思维及逻辑表达能力;此外,ChatGPT更不会主动设计相关教学方法,它只是对于某种教学方式进行辅助。鉴于此,在社区教育中,以上教学方式上的不足往往会影响学习者的积极性,比如标准化、程式化的学习方式对于那些轻松的休闲类课程是很不适合的,过高的学习要求也会让普通社区百姓感到为难。

三、ChatGPT赋能社区教育的治理路径

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社区教育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应然作用与实然问题的交织将影响ChatGPT赋能社区教育的走向。因此,需要寻求有针对性的治理路径,使应然作用得到进一步落实和拓展,使实然问题得到有效预防和抑制,从而使ChatGPT赋能社区教育具有可行性,并引发社区教育新一轮变革。

(一)以共生理念重构教学机制

共生是生态思维的核心理念,通常指生态系统中有机体之间所形成的互惠互利关系。共生意味着ChatGPT与社区教育中的教师、学生、环境、资源、方式等各个因素进行全面交互,从而形成社区教育新的生态。共生理念是ChatGPT赋能社区教育可行的基本准则,可以倒逼社区教育机制的重构。

共生理念强调教学融合机制,包括教学空间、资源、方法等各个方面的融合,以实现智能化教学与传统化教学融为一体。在融合机制下,ChatGPT可以潜移默化地介入传统教学中,深度支持教学能力提升,形成更加多元的资源支持,创新更多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习者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在社区课堂教学场景中,ChatGPT以生成内容的方式,帮助学习者开展学习讨论,启发、引导学习者对问题的思考;在社区体验教学场景中,ChatGPT可以为体验学习者提示相关知识、操作要领并纠正错误等,实现实时、全面的指导服务;在社区人文行走或游学场景中,ChatGPT可以成为随时、随地的导览讲解员,帮助学习者边走、边学、边悟;在数字化教学场景中,ChatGPT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通过生成大量的内容,为学习者提供全方位的数字资源库,而且有望彻底改变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搜索方式[31]。总之,ChatGPT打破了传统教学的限制,创设了讨论式、协作式、引导式等智能化教学方式。同时,ChatGPT在与社区教育融合中,受社区文明建设的影响较大,其严格的教学治理机制对于ChatGPT的风险防范具有很好的防范和抑制作用;社区教育丰富的传统资源,有助于ChatGPT通过训练生成内容,实现学习资源的有效整合、更新与再造,也培养了师生对ChatGPT生成内容的判断意识和能力;社区教育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弥补ChatGPT情感支持的缺失和教学方法的刻板,可以创设基于传统社区环境的智能化学习方式。

共生理念强调人机协同的教学机制,使人机在教学的定位和作用更加精准,促进人机关系更加友好。长期以来,人们常常议论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教师的问题,很多学习者担心ChatGPT代替教师会使社区教育变得“一本正经”而缺乏乐趣。在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不可逆转的背景下,共生理念对于转变上述“人机对立”的思维是很有意义的。事实上,基于社区教育在方式、内容等方面的独特性,ChatGPT无法取代教师与社区学习者的亲近,无法原创基于生活的知识,但在辅助教师教学方面体现了强大的能力。以社区学习团队为例,教师往往就是团队领袖,学习完全依托领袖的带领开展,ChatGPT的融入为团队开展自组织学习提供了智能导师,可以对团队成员进行学习辅导,尤其可以解答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问题,创设了团队人机协同学习的新方式。目前,社区民间自组织的学习是比较多样化的,如读书会、学习沙龙、茶馆课堂、板凳课堂、周周会等,都需要人机协同机制的支持。研究认为,ChatGPT强大的互动能力标志着信息社会进入了划时代的人机交互期[32],人机协同可以发挥各自所长、弥补各自所短,随着ChatGPT与教育主体的不断协同,可以“实现双主体共同进化”[33],社区教育也将迈向人机共教的新阶段。

(二)以素养提升重塑教师能力

人工智能进入教育领域,不仅重构了教学方式,也对教师角色作了重新定位,教师承载了技术应用和抵御风险挑战的双重责任,教师数字素养是ChatGPT赋能社区教育可行的关键因素。为此,教师需要一定的数字素养来驾驭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充分挖掘ChatGPT的技术优势服务社区教育,更重要的是对于ChatGPT带来的问题能够有效防范与化解,而社区教育教师目前在数字素养方面的弱势状况,充分说明其数字素养提升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教育部在《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中规定了“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专业发展”五个维度的要求[34],强调智能时代的教师,首先要主动思考数字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具有实践、探索、创新的能动性,以及战胜困难和挑战的信心和决心。为此,社区教育教师首先要对智能技术赋能社区教育有正确的认识和准确的判断,尤其对智能技术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和定位有清醒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着力在智能技术的应用层面加强提升,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教学实践和应用,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向人工智能教学的转变。

社区教育教师数字素养提升,首先应该使教师成为智能技术的“学习者、引导者”[35],新时期教师需要主动学习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思考人工智能对于社区教育意味着什么、问题是什么等,从而寻找切入点和融合点,形成人工智能赋能社区教育正确的思想方法;其次,深入开展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人工智能教学实践,强调主动实践、敢于实践、善于实践,目前ChatGPT在社区教育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需要基于社区教育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从而积累人工智能赋能社区教育的知识和能力;此外,教师也要参加相关的专业培训,系统学习人工智能知识与技能,从技术层面更好的认识和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着力提升智能化教学能力,其中兼职教师和志愿者教师作为社区教育最大的群体,应该重点接受各类智能化教学培训并形成制度。

提升教师数字素养还需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使社区教育教师评价内容和目标更加多元,尤其是教师的数字能力成为评价的重要内容,使教师评价更加符合社区教育数字化发展的要求。在传统的教师评价中,老师的知识能力是主要的、主导的;而在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的数字能力对知识的生成具有重要作用。应该看到,在ChatGPT赋能社区教育过程中,数字能力能够助力生成大量知识,但如果缺乏知识能力也会失去对风险的控制力和知识的判断力,比如教师对于ChatGPT输出的知识只有正确判断才能应用,对于ChatGPT引起的隐私风险需要防范才能安全。因此,智能时代对教师能力的评价是综合的,数字能力和知识能力是相辅相承的。

(三)以制度建设强化教学规范

ChatGPT快速进入教育领域,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隐患,造成了人们思想上的混乱和许多教学上的不规范。为此,ChatGPT遭到国内外很多教育管理部门或教育机构的限制或禁用,受到了很多学者的批判与反思;另外,也有很多管理者和学者对这种措施表示了不同看法,认为限制和禁用并不可取,这与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格格不入,关键是在政策法规及教学制度等层面进行规范和约束才是正确的选择。当然,现行的制度往往是滞后技术迭代和发展的,但“绝不能低估数字技术的深刻影响,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完善教育治理,是数字化时代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36],制度建设是ChatGPT赋能社区教育可行的根本保证。

虽然目前ChatGPT在社区教育领域还处于尝试阶段,但其对社区教育的影响已经呈现。为此,社区教育系统需要未雨绸缪,把数据安全教育、道德伦理教育等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目前,我国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加强这些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教育,同时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结合起来,就会形成有针对性的防范知识和意识;同时,社区也需要加强社区教育参与者关于遵守公共道德规范的教育,并把公共道德规范教育与数字伦理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促进ChatGPT技术在社区教育的科学、安全合理使用。

在此基础上,社区教育系统也需要制定与自身相适应的制度。首先,是关于社区教育道德伦理建设制度或道德伦理标准,并可以将这些制度条款列入社区道德建设规范中,从而可以对社区教育参与者产生更强的约束;其次,关于社区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制度,规定其使用的范围及引用的标准,规定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判别、筛选要求;最后,还要有运用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开展考核评价的标准,确保教育公平。目前,关于人工智能技术在社区教育领域规范性制度还没有形成,社区教育系统可以充分借鉴学校教育领域及经济领域的相关制度,强化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育制度设计,形成符合社区教育新发展的教学规范。

【参考文献】

[1] 余南平,张翌然.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大国博弈新边疆[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41(7):15-25.

[2]杨宗凯,王俊,吴砥,等.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探析及应对策略[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41(7):26-35.

[3]TANGERMANN V.89 Perc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dmit to Using ChatGPT for Homework, Study Claims[EB/OL].(2023-02-01)[2023-09-15].https://futurism.com/the-byte/students-admit-chatgpt-homework

[4]叶长胜,吴瑜珂,李家成.教育变革中社区教育教师持续性专业发展的审思[J].教育与职业,2023 (10):79-85.

[5] 邵晓枫.社区教育教师专业化亟需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J].教师教育研究, 2021,33(04):38-43.

[6]朱永新,杨帆.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创新:机遇、挑战以及未来[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41(7):1-14.

[7]王洪才,张启富. ChatGPT将开启高等教育发展加速范式[J]. 教育发展研究,2023,43(11):29-33.

[8]袁磊,徐济远,苏瑞.AIGC催生学习型社会新格局:应然样态、实然困境与创新范式[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3(03):12-19.

[9]全晓洁,邱德峰. 人工智能视域下的课程变革及未来走向[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23(2):127-134.

[10]冯建军.我们如何看待ChatGPT对教育的挑战[J]. 中国电化教育,2023(7):1-6,13.

[11][德]克劳斯·迈因策尔. ChatGPT 和人工智能:从基本原理到教育应用[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3,21(1):35-48,188.

[12]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中国社区教育发展报告(2015-2017)[M]. 北京: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2019:79-86.

[13]杨欣.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育转型图景——ChatGPT究竟对教育意味着什么[J]. 中国电化教育,2023(5):1-8,14.

[14]郑永和,周丹华,张永和,等. 计算教育学视域下的 ChatGPT:内涵、主题、反思与挑战[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41(7):91-102.

[15]祝智庭, 戴岭. 设计智慧驱动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向度、指导原则和实践路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41(3):12-24.

[16] 李青合,钟秋波.ChatGPT与大学未来发展抉择[J]. 教育发展研究,2023,43(11):37-40.

[17] 胡影.ChatGPT对教育的影响:冲击、反思与展望[J]. 继续教育研究,2023(7):42-48.

[18] 焦建利.ChatGPT:学校教育的朋友还是敌人?[J]. 现代教育技术,2023,33(4):5-15.

[19] Qadir, J..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ChatGPT: Promise and Pitfalls of Generative AI for Education[EB/OL]. (2022-10-30) [2023-09-15]. https://www.techrxiv.org/articles/preprint/Engineering_Education_in_the_Era_of_ChatGPT_Promise_and_Pitfalls_of_Generative_AI_for_Education/21789434.

[20] 王佑镁,王旦,梁炜怡,等.“阿拉丁神灯”还是“潘多拉魔盒”:ChatGPT教育应用的潜能与风险[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3,35(2):48-56.

[21] Opara, E. C., Theresa, A. M., & Aduke, T. C.. ChatGPT for Teaching, Learning and Research: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EB/OL].(2023-05-02)[2023-09-15].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68916563_ChatGPT_for_Teaching_Learning_and_Research_Prospects_and_Challenges.

[22] 王竹立,吴彦茹,王云.ChatGPT 与教育变革——智能时代教育应如何转型[J].远程教育杂志,2023(4):27-36.

[23] 王佑镁,王旦,梁炜怡,等.ChatGPT教育应用的伦理风险与规避进路[J].开放教育研究,2023,29(2):26-35.

[24] 周洁,蔡燃,宋伟,等.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开展困境与实施路径探究[J]. 计算机教育, 2022(7):7-11.

[25] 曹辉,赵梓含. ChatGPT的特质研判、教育审思与风险应对——基于“知识—主体—立场”的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2023(7):75-84.

[26] 王丽,李艳,陈新亚,等.ChatGPT支持的学生论证内容评价与反馈——基于两种提问设计的实证比较[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3,35(4):83-91.

[27] Nelson, M. M., & Schunn, C. D.. The Nature of Feedback: How Different Types of Peer Feedback Affect Writing Performance[J]. Instructional Science,2009, 37(4):375-401.

[28] 张敬威. ChatGPT 的教育审思:他异关系技术的教育挑战及应用伦理限度[J]. 电化教育研究,2023,44(9):5-11+25.

[29] 王晓敏,刘婵娟.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伦理省思 [J].江苏社会科学,2023(2):68-77.

[30] 詹泽慧,季瑜,牛世婧,等. ChatGPT嵌入教育生态的内在机理、表征形态及风险化解[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3 (04):3-13.

[11] Aljanabi, M., Ghazi, M., & Ali, A. H. et al.. ChatGpt: Open Possibilities[J]. Iraqi Journal For Computer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2023,4(1):62-64.

[32]杨淑萍,朱星辰.ChatGPT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可能遭遇的风险及治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 (16):23-31.

[33] 余胜泉,王琦.“AI + 教师”的协作路径发展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 (4):14-22.

[34] 教育部. 关于发布《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的通知.[EB/OL].(2022-12-02)[2023-09-15].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2302/t20230214_1044634.html.

[35] 和学新,褚天.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变革的理性思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6):112-118.

[36] 周洪宇,李宇阳.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 ChatGPT与教育治理现代化——兼论数字化时代的教育治理转型[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41(7):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