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语学科素养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记运河名师马维淑工作室活动

2021年12月6日,杭州师范大学陈思颖教授莅临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参与初中英语组同课异构的四课研讨活动。上课教师为马维淑老师,和陈巧妮老师,上课内容为人教版新目标Go For It! 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 Section A 1a-2c听说课。

第一节课由马老师在805班执教,听课组成员有陈教授和马维淑名师工作室成员老师们。马老师开头创设真实情景,以A special day--- my daughter’s birthday party为切入口,展现不同内容的微信聊天截图,由此自然引出生词invitation, prepare for an exam等,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师生互动频繁有序,活动设计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在导入一系列目标语时,考虑到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马老师明显自然的设计不同阶梯难度的问题,从最简单的单词拼读、拼写,到涉及到逻辑思维的拒绝邀请原因,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第二节课由陈巧妮老师在804班执教。作为同课异构,陈老师在情景导入环节有符合自身年龄特点的教学设计,她从自身出发,讲述和学生也息息相关的小故事,向学生求助,最后由通过学生回答,自然总结出本课的目标语言。同时陈老师板书清晰,注重细节,从学生的回答中额外总结出发出邀请的三个关键信息点,并贯穿课堂教学始终,让不同层级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有理可依,有据可查。

课后,由陈思颖教授、马维淑老师带领全体工作室成员,进行评课议课。陈教授指出两位教师授课过程中的闪光点和存在的不足。最后,陈教授提出面对目前改革,分层如何落实不同教学目标的具体做法。陈教授从体验、分层细节、文本解读、习惯养成,以及教学评一致性角度,对今后教学提出系统化的建议和意见,工作室成员受益匪浅。

                                               摄影:王晓巍

                                               撰写: 谢冰如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

                                                2021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