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备份和恢复管理制度

总则

为有效管理杭州市长征中学重要数据,保障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业务的持续性,规范日常数据备份、使用、恢复与介质管理工作,制定本规定。

本制度的管理范围包括所有信息系统的数据备份与保存有备份数据的介质。

数据备份

信息系统数据按照重要性,主要划分为如下三类:

A类数据是核心业务数据,需每日进行备份。

B类数据是指操作系统、系统配置数据、其它外围系统数据等,此类数据较少变动,需定期进行备份。

C类数据是指系统配置数据、其它外围系统数据等,此类数据因临时升级或测试需要,需临时进行备份。

数据备份介质一般使用磁盘、光盘、移动硬盘等。

数据备份方式可分为实时数据备份、定时数据导出备份、临时复制备份三种方式。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及其对核心系统运行的影响为原则选择使用。

应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及其对核心系统运行的影响,制定数据备份策略和恢复策略。

A类数据每日使用定时数据导出备份方式备份数据,每周刻录数据一次,每月对数据进行一次恢复验证。

B类数据改动较不频繁,采用定时导出备份方式进行备份,在系统进行更改或配置改变时,应及时进行备份,并妥善保存。

C类数据因临时升级或测试需要,需临时进行备份。如正式使用,必须采用其他备份方式进行备份保存。

备份数据应在其数据文件名中包含备份日期或在备份介质表面可写处或介质封套上标明备份日期。备份完成后,备份人员负责在备份介质上标贴介质内容,并登记《备份介质记录表》,见附件一。

数据使用和恢复

数据使用范围仅限于管理该数据的部门和人员。使用完毕后必须及时归还,放回原处。

A类数据备份完成后,应对备份数据进行恢复验证测试。

使用恢复后的A类数据必须要求相关业务部门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得到相关业务部门验证以后,方可运用至实际信息环境中。

使用恢复后的B类数据应特别注意数据的时效性,以避免因该类数据备份更新不及时导致不可用,或出现系统故障。

在使用备份数据之前,原有应用环境或数据应备份。

备份数据转储

数据管理员根据《备份介质记录表》的介质有效期(五年),以及是否需要转储标志,要求备份人员对备份数据进行转储。

备份转储完成后,备份人员负责在备份介质上标贴介质编号,并将介质编号、介质内容、备份人员等一同登记在案。

备份人员移交备份转储介质时需同时移交原备份介质。

附件一:备份介质记录表

备份介质记录表

编号:

备份日期

介质编号

介质类型

备份内容

备份操作人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