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强调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以终身教育为载体,提升社会劳动力人口素质、高质量开发人力资源,是推动我国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的必由之路,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高质量人才保障。


终身学习是社会劳动人口素质持续提升的主渠道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主张,个体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要适应多样化的劳动需求。基于生命历程理论,现有的制度化学校教育不能覆盖所有人群、个体发展的所有阶段,难以满足社会大众整个生命跨度多样化的职业发展与生活需求,必须大力发展“学校后”的终身教育。于个体而言,终身学习不仅使个体获得长远发展的能力,也有助于激发个体持续学习的内在动能,既是个体立足发展的持续动力,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要求。


浙江提出探索终身学习型社会的浙江示范,加强浙江特色高水平开放大学体系建设,提升基层社区学校、老年学校办学能力,健全“学分银行”制度,实现终身教育丰富便捷,满足人民群众时时处处学习的需要。对此,浙江开放大学以综合改革为契机,重塑覆盖全省的省市县街镇四级终身教育服务体系,系统集成学历教育、非学历培训与社区教育供给体系,打造集聚联动优质资源、沟通衔接各级各类教育的机制平台,开发全方位、立体化的在线学习环境,建设了学历教育“在浙学”应用系统、非学历教育“浙学通”应用系统,为社会各类群体全生命历程创造多元学习空间,满足不同文化层次、年龄阶段和不同职业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最后通过“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场景互通和学习成果认证转换,从而构建起“在浙学”“浙学通”“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三大场景融通的全民终身学习大体系。


完善的学习成果认证体系是个体终身学习的助推器


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必须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系列重要论述,建设衔接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尤其是推动非正规、非正式学习成果的认证与转换,对个体通过此类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进行官方认证,有助于持续激发个体终身学习的强烈意愿、促进个体持续提升自我素质,推动社会劳动力人口素养提升,实现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一方面,学习成果认证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动个体的终身学习与发展,使个体一生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得到认可,提升劳动力的社会生产力。同时,证书、学分等又能成为个体自身发展的重要资源符号,从而实现个体已有资源以及潜在资源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认可及有效转化。另一方面,正规教育一般仅允许特定的对象接受学习或教育,限定了学习者的范围,但是非正规、非正式教育为更广泛的群体开展学习提供了便利,拓展了人力资源开发的范畴与外延,相应的学习成果转换与认证也帮助不同层次、类型的学习者获得社会资源利用的机会。此外,其也助益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的变革与调试,使人力资源开发的要素、过程与模式更具韧性、弹性与灵活性。


对此,浙江开放大学先后开展了学习成果认证、非学历教育课程认证,为不同层次学历与非学历课程的转换提供依据;与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对接,推动高校在线开放课程的跨校学分互认转换;推进个人可信数字学习档案建设,接入学信网、人社部等各类证书200余种,实现与上海学习成果数据的互联互通,建成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经省厅电子签章的可追溯、可核查、不可篡改的学习成果证明开具功能;建成基于一屏三端的学习成果存储、认定、转换、应用一站式办理平台。目前,已为1700万学习者建档开户,存入各类学习成果信息8800余万条。


开放大学体系是开展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的主力军


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变,除了高端人才的培养,存量劳动力人口的素养提升也是实现整体人才红利的题中之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浙江新增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显著提升,劳动年龄人口学历水平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的差距有所缩小,但是由于劳动年龄人口存量大,整体上仍有不小差距。根据“七普”数据,浙江接受高中及以上学历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31.55%,人口学历结构接近“低重心”的塔型,省外流入浙江的人口以初中学历为主,总体劳动力人口素质与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先行”的要求还有差距。浙江大力实施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行动,拓宽不同群体的成长通道、上升渠道,为实现全社会整体性能力提升,全体人民普遍得到更好发展提供保障。对此,浙江开放大学发挥学校体系办学和“互联网+”教育优势,一体化设计成人中专、成人大专、成人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融通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课程,拓展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平台。发挥开放大学开放、灵活的优势,创新招生考试和课程考核方式,扩大面向社会人员的成人单考单招规模,为所有愿意学习的城乡居民,特别是外来人口、新业态就业群体、弱势族群等提供便利的学习机会,开放大学体系已成为浙江开展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的主力军。


文章原载2023年4月17日《浙江日报》理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