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班主任和青年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发挥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引领辐射作用。11月22日,拱墅区教育研究院学生成长中心副主任陶小敏老师为杭州第十四中学附属学校全体班主任和青年教师带来专题讲座《看不见的学习》。

陶小敏老师的讲座从饮食习惯与学习、睡眠时间与学习、学习动机与学习、家庭教育与学习等七大方面围绕着儿童的教育问题展开论述。

陶老师认为,“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能直接看见的部分往往是冰山一角,有更多是看不见的、隐形的,需要我们深入地去观察、研究和发现。从看见的或看不见的现象着手深入分析、思考和研究学生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显得特别重要。

陶老师提出,智力是内在不稳定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影响智力高低的既有遗传基因的因素,也有后天饮食、母爱父爱、教育等因素。人类的智商分为遗传性智商和后天结晶智商,这两种智商都可以通过以下做法来增强:改变不良饮食习惯;营造一个具启发性和刺激感官的环境;增强情绪智商;引导儿童指定一个目标、启发他们创意思考等。在教育中要多鼓励儿童,给儿童信心,告诉他“他的智慧是无限的,他可以做到所有事情。”

同时,要学会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目标管理的实践。比如,学会排列重要性,依次分清轻重缓急;设立明确的目标;改变拖延的想法;做好时间日志;学会列清单等。在设定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动机,动机是驱使人产生某种行为的内在力量。故而,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个人的持续进步,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阔气比志气。

此次讲座是陶小敏班主任工作室的又一次重要活动,陶老师为杭州第十四中学附属学校全体班主任和青年教师们带来了一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讲座。通过此次讲座的学习,在场的班主任和青年老师们都收获满满。“教育必然是从学习者本人出发”,在教育工作中,老师们既要关注看的见的现象,更要用心关注看不见的现象,从而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供稿:赵孟岑

审稿:张琳

拍照:钱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