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提升能力工程2.0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确保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活动的质量,促进学员对于“能力提升工程2.0”的深入了解,指导学员将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到学科教学中,2023年3月9日下午,浙江师范大学附属星澜中学全体学员迎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第一次“微课程设计与制作”主题专家送教活动。

培训伊始,来自浙江师范大学的班主任李老师首先肯定各位教师上阶段的学习情况,并详细讲解在专题研修版块的成果佐证模式、应用实践模块的具体实操和步骤,帮助教师了解熟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学习平台。

专家介绍:

袁安康,桐庐县科技城未来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热爱校园影视,总共拍了800多个微电影和校园影视作品,其中微电影《老师不是神仙》累计播放量达到2000多万。获桐庐县教育宣传工作特别贡献奖,同年获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校园影视微电影一等奖。2021年获《校园小记者》优秀社团指导老师。

袁老师结合自己多年微课制作的经验,从微课(微视频)制作的理论、优秀微课案例的分享、微视频的拍摄、后期的剪辑与制作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袁老师强调做微课的制作过程中要做到“短”、“趣”、“精”:所谓“短”就是在视频拍摄过程中要注意镜头的切换,同一个镜头不要停留太长时间;“趣”是指在微课中要加入一些有趣的元素,这样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精”是指微课中讲解和示范尽可能的精简,不要过多陈述一些与主题无关的内容。本着上述原则,袁老师着重介绍了微课的各种模式及制作技巧,帮助老师们熟悉各种微课类型及学会制作微课。除此之外,袁老师还从老师们的实际需求出发,从设备、工具、网站等方面为大家讲解了微课视频录制方面的知识。同时,结合当下热点,和老师们一起运用ChatGPT,感受科技带来的便捷。

袁老师幽默风趣的授课语言、干货满满的培训内容赢得了参训教师们的一致好评。老师们在本次专家送教活动中收获颇丰,有了不少感悟:

此次培训让我认识到教师不应满足于技术的学习,还要涉及到心理、情绪、沟通等方面。因此,需要我们在多个层面上有所提升,不能仅仅局限于技术学习。在学习制作微课时,我也有一些小收获。如: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录屏软件来录制微课,也可以使用手机或者摄像机。其实手机和摄像机是最容易操作的,如:平时听数学老师说,数学中的除法那一部分知识特别难,而课堂上的时间又有限,老师兼顾不到每一位学生,也许某个孩子理解能力弱,没跟上老师的思路,这一部分就落下了,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采用手机或者摄像机,准备好纸笔,这个时候老师就只需在纸上进行解题,解一道题最多也就用3、4 分钟,既简单又清楚,孩子可以一遍一遍去看解题步骤。

——陈悦老师

信息技术培训需要不断更新和迭代,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于我们每位参训老师来说,只有不断学习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才能更好的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我认识到在制作自己的微课作品过程中,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要注意的:

ppt要具有美感,尽量做到简洁、美观大方;2.时间须严格控制在五分钟左右;内容非常碎片化,非常精炼,在五分钟内讲解透彻,不泛泛而谈,若内容较多,建议制作系列微课;在编写微课内容时,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完全一对一的“启惑”“解惑”;微课在内容、文字、图片、语言等上须正确准确无误;微课讲解时,声音响亮,抑扬顿挫。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 不出现“你们”“大家”“同学们”等大众受众式用语。

总之,微课是新时代的产物,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有必要去学会正确使用它,并创造性的运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去。

——张红佼老师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有幸参加这次学习,不但了解了培训总体需要完成的任务和完成方式,更重要的是认识到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需要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我们要将技术与教材知识相结合,并运用与实际教学。只有将技术与教学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升教学的技能水平。

——顾佳雯老师

袁安康老师的讲座,让老师们体会到了的视频拍摄与剪辑的智慧,为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开拓了新思路。之后,星澜中学还将继续开展专家进校送教活动,持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能力。

文字:顾佳雯

图片:顾佳雯

审核:苏  翔